梁东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港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项血生化指标连续性检测在创伤骨折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多项血生化指标连续性检测在创伤骨折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20例参与本次实验,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设为重症组,患者的病情较轻设为轻症组,为两组患者均采取血液生化指标的多项监测,分析患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重症组患者入院第5天后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的血清酶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为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
- 梁东平梁妙翎
- 关键词:创伤骨折血生化指标
- 健脾祛湿散联合标准抗HP四联疗法治疗脾虚湿滞型HP感染性胃炎的探索研究
- 麦强才苏国生梁妙翎覃丽华龚寿兰甘宇黄欣荣韦秀玲杨敏苏晓叶苏步青潘芳月姜俏翠李庆祿梁东平
- 该项目已于2021年12月全部完成了项目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要求以及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对中药健脾祛湿散联合标准抗HP四联疗法治疗脾虚湿滞型HP感染性胃炎进行研究,成果...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炎
- 孕妇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七项检验结果及价值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评价孕妇妊娠期血浆D-D和凝血七项检验结果及价值。方法将96例孕妇设为孕妇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一切正常的90名未孕女性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传统凝血指标监测,包括D-D、PT、APTT、TT、FIB、FDP、AT-Ⅲ,并将孕妇组根据孕周时期不同分为三组,即孕早期、孕中期与孕晚期,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情况变化。结果孕妇组妊娠早期PT短于对照组,D-D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孕中期女性的PT、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IB和D-D高于对照组(P<0.05);孕晚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孕中期;以正常未孕女性为对比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与检验变量D-D比较,PT和FIB的AUC值分别为0.852、0.86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5%、89.64%、85.14%、92.82%,D-D检测AUC值为0.81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66%、81.07%。结论D-D和凝血七项联合检验的方法有助于评估孕妇机体的凝血状态,对预防DIC和产后大出血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相关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梁东平
- 关键词:孕妇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凝血检验
-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对血IL-6、CRP与R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R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用真艾灸治疗,安慰组采用假艾灸,干预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组(P<0.01)。两组RA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程度、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安慰组(P<0.05)。两组患者血RF、IL-6与CRP水平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安慰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能显著改善RA临床表现,并能显著降低RA患者血RF、IL-6与CRP水平。
- 陈开慧李仁保甘宇李凯覃丽杨吉恒覃尚坚赖一红钟巧妮梁东平
- 关键词:艾灸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类风湿因子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以来该院行生化检验的100例患者为对象,其中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选取同时期进行常规尿检的5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接受检验者的血脂、血糖、血蛋白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脂蛋白(877±23)、肌酸激酶(731±13)、总胆红素(20.7±0.3)、同型半胱氨酸(23.21±0.35)、纤维结合蛋白(295.3±0.6)有显著升高,但前白蛋白(18.1±0.4)却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0,201.98,70.00,103.57,575.80,145.00,P<0.05);观察组患者2 h糖耐受实验异常率86.00%,比对照组4.00%显著更高(χ~2=22.146,P<0.05)。结论将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并且准确性更高,这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 梁东平梁妙翎苏国生
- 关键词:糖尿病生化检验
- 1847份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降低耐药菌的产生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1847份中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资料,分析其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847份中段尿标本中,检出病原微生物37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占13.26%),革兰阴性菌283株(占75.07%)和真菌44株(占11.67%);大肠埃希菌169株(占44.83%)、肺炎克雷伯菌37株(占9.81%)、粪肠球菌33株(占8.75%)、铜绿假单胞菌18株(占4.77%)、光滑假丝酵母菌16株(占4.24%)、奇异变形杆菌12株(占3.18%);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极低,但其对大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科室分布以外科、骨科、康复科、内科和ICU为主,分别占49.50%、21.30%、8.10%、8.20%和6.50%。结论:尿路感染患者主要来自外科、骨科等科室,感染主要以术前置入导尿管和术后卧床未能拔除导尿管引起的感染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以确保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 甘宇苏国生苏国生梁东平梁东平陆学阳
- 关键词:尿路感染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抗菌药物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