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丹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网膜
  • 3篇视网膜
  • 3篇细胞
  • 2篇水肿
  • 2篇黄斑
  • 2篇黄斑水肿
  • 2篇碱性成纤维
  • 2篇MÜLLER...
  • 2篇AGES
  • 1篇单抗
  • 1篇色素上皮
  • 1篇色素上皮细胞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生长因子表达
  • 1篇视网膜MÜL...
  • 1篇视网膜静脉
  • 1篇视网膜静脉阻...
  • 1篇视网膜色素

机构

  • 5篇北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白丹
  • 4篇冷瀛
  • 4篇李相军
  • 3篇张达宁
  • 1篇秦海翔
  • 1篇李春燕
  • 1篇王越晖
  • 1篇黄海

传媒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在不同剂量糖基化终产物(AGEs)条件下,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半定量观察640μl/2 000μl AGEs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b FGF表达的变化;利用RT-PCR技术观察AGEs、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b F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640μl/2 000μl AGEs可刺激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b FGF,Calphostin C可明显抑制AGEs引起的b FGF mRNA表达的增加,在浓度为50 n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AGEs刺激Müller细胞b FGF的表达,发挥促血管生成的作用,b FGF mRNA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激活PKC途径实现的。
冷瀛王越晖张达宁李相军白丹
关键词:AGES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MÜLLER细胞
3种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眼底检查、眼底血管造影、OCT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120例120眼,将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注药组):25例25眼,采用康柏西普注射液0.5 mg/0.05 mL眼内注射,1次/月,连续注射3次后按需治疗;B组(激光组):25例25眼,患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1个月内完成;C组(联合组):70例70眼,采用注药+光凝治疗,患者先行康柏西普注射液0.5 mg/0.05 mL眼内注射,1次/月,连续注射3次后按需治疗,期间完成PRP。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3个治疗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区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析CMT、SFCT与视力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3组患者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单纯注药组及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激光组(P<0.01),联合组疗效优于单纯注药组(P<0.01)。CMT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密切相关,CMT越下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越明显。结论应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结果显示,CMT、SFCT、BCVA联合组疗效最佳,其次是单纯注药组、激光组;脉络膜厚度、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密切相关,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厚度越下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越明显。
李相军王敬怡李春燕张建东黄海白丹石盛玲冷瀛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
AGEs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冷瀛张达宁李相军白丹张蕾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LncRNA MEG3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表达情况及对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mmol·L^(-1)d-葡萄糖组、30 mmol·L^(-1)d-葡萄糖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ARPE-19细胞转染PCDNA-MEG3及PCDNA-NC质粒,建立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及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以含30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分别培养以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O组);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NC组);加入PBS的正常ARPE-19细胞(G组);同时以含5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培养正常ARPE-19细胞(C组);以上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15 mmol·L^(-1)d-葡萄糖组和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1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G组和NC组比较,O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糖下调ARPE-19细胞LncRNA MEG3的表达,上调VEGF和TGF-β1的表达。LncRNA MEG3过表达降低高糖诱导的VEGF和TGF-β1表达的升高。LncRNA MEG3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TGF-β1的表达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张达宁冷瀛秦海翔李相军白丹石盛玲王敬怡卢奕安张富程陈艳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评价单纯激光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选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伴ME的患者41例(4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ME的患者46例(46眼)。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CRVO患者11例(11眼),BRVO患者13例(13眼),采用532 nm波长激光治疗,包括黄斑区格栅样视网膜光凝术及无灌注区播散光凝术或视网膜光凝术。患眼视网膜光凝术后1周及每个月随访复查,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3个月行FFA检查。试验组:CRVO患者30例(30眼),BRVO患者33例(33眼),对患眼实施玻璃体腔内注射0.5 mg雷珠单抗,注药3 d后行对照组相同的激光治疗,注药后根据患者眼部情况进行1~3次光凝治疗,治疗间隔为1周。注药后3 d、视网膜光凝术后1周及每月随访复查,观察BCVA、眼压、CRT,3个月行FFA检查。结果对照组:视网膜光凝术后1周,1、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大部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注药后3 d,视网膜光凝术后1周,1、3、6个月,CRT、BCVA大部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降低RVO继发ME患者的CRT,快速提高患者的BCVA;视网膜光凝术可以降低RVO继发ME患者的CRT,对患者的BCVA无明显改善;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术可短期内迅速提高RVO继发ME患者的BCVA,降低CRT,减轻ME,联合治疗应在1个月内完成,必要时需重复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并行补充视网膜光凝术。
白丹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