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鑫
- 作品数:26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分析
- 目的析永久起搏器植入后阈值升高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随访2000年~2007年我院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367例患者,分析其术后程控仪随访记录的起搏阈值参数和临床资料。结果起搏器植入后阈值升高11例。其中术
- 史晓俊蔡鑫王洪巨
-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 文献传递
- 影响高血压左室肥厚消退因素——年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主动脉输入阻抗
- 降压治疗后左室肥厚(LVH)消退并非是普遍的规律,究其原因除了药物类型外,其他因素尚不清楚。本文对23例高血压病合并 LVH 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随访,其中老年组13例, 非老年组10例。两组随机使用硝苯啶(Nifid...
- 蔡鑫宋业年龚兰生张维忠
-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主动脉高血压左室肥厚
- 文献传递
- 儿童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治疗研究
- 蔡鑫包宗明高大胜史晓俊宋业年冯慧勤官淑霞卜军张宁汝杨茹王本芳高杰
- 把导管射频消融(RFCA)和永久性人工起搏术两项高新技术应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在进行RFCA术时,由操作熟练的医师施行手术操作,尽量作到轻柔操作,严格控制透视时间,并对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儿童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心脏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
- ICD术后电风暴发生及其治疗进展
- 随着ICD的技术改进及程控参数的多元化,其操作更为简单,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ICD作为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策略,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明显降低心源性猝死的病死率;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局限性。尤其表现在电风暴是ICD植入术后...
- 茅魁蔡鑫
- 关键词:电风暴心律失常
- 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病人97例,经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参照Gensini积分系统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组为24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实验组为73例动脉粥样硬化者,根据Gensini积分的高低分为3个亚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法方法测定血浆ADMA和L-精氨酸含量,比色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结果实验组AD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5±1.3)μg/L与(4.4±0.9)μg/L(P<0.01)],ADMA/L-精氨酸低于对照组[(1.6±0.6)与(1.8±0.4)(P<0.05)],而两组间L-精氨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亚组间分析显示随着Gensini积分的升高,血浆ADMA浓度上升。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浆ADMA浓度显著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
- 王洪巨刘俊史晓俊张恒高大胜包宗明蔡鑫
- 关键词: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L-精氨酸
- 冠心病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与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2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25例不稳定型冠心病组(B组),25例心肌梗塞组(C组)及20例正常对比组(D组),每组均测量并比较血清中GDF-15、CRP水平,并且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与GDF-15、CRP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血清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P<0.05),B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D组(P<0.05),C组血清GDF-15、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B、D组(P<0.05);血清GDF-15、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GDF-15和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斑块越不稳定,病变越重、GDF-15和CRP水平越高,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发展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 徐玮吴继雄王本芳蔡鑫
- 关键词:冠心病生长分化因子15C反应蛋白
- 冠状动脉腔内心电图识别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
- 高大胜蔡鑫王洪巨史晓俊王本芳陆惠娟
- 冠心病患者copeptin检测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copeptin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4例,分为CHD组71例和对照组23例,将CHD组分为三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9例和急...
- 戎成振蔡鑫
- 关键词:COPEPTINUAP冠心病患者AMI
- 文献传递
- 碎裂QRS波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无创心电学指标,其发生与心肌疤痕形成所导致的心电传导延迟和异常有关,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但fQRS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关报道甚少,且fQRS波做为心梗后判断预后的指标亦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为此本文观察老年人心梗后f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54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常规和动态心电图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有无fQRS波分为2组,有fQRS波组29例;无fQRS波组25例。并对fQRS波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ICD植入后放电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①老年人心梗后碎裂QRS波发生率约为53.7%(29/54);②有fQRS波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9/29)显著高于非fQRS波组(2/25)(31.1%vs.8.0%,P〈0.05)。③有fQRS波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3/29)显著高于非fQRS波组(4/25)(44.8%vs.16.0%,P〈0.05)。④在有fQRS波组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8例,5例非持续性室速患者植入ICD,在6~18个月随访中均有数次成功放电治疗。结论fQRS波与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fQRS波对老年人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预测有一定价值。
- 蔡懿梁冰蔡鑫
- 关键词:老年人碎裂QRS波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 左侧旁道六次消融一例报道
- 本文介绍了一例左侧旁道六次消融的病例,说明了病人的病历,并对此进行了讨论,指出左侧旁道在消融病例中相对成功率较高,复发率较低,本例六次消融病例相对罕见。对于消融失败病例除解剖结构异常导管很难达到消融靶点外,旁道走行位置较...
- 蔡鑫史晓俊胡司淦
- 关键词:阵发性心悸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