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忠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PBX
  • 4篇炸药
  • 4篇高聚物粘结炸...
  • 2篇机械加工
  • 1篇钝感
  • 1篇钝感剂
  • 1篇型面
  • 1篇在线监测
  • 1篇在线监测方法
  • 1篇阵列式
  • 1篇蠕变
  • 1篇蠕变模型
  • 1篇摄影测量
  • 1篇摄影测量系统
  • 1篇时效
  • 1篇视觉测量
  • 1篇疏松
  • 1篇水浸
  • 1篇投影镜头
  • 1篇头架

机构

  • 7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7篇赵永忠
  • 4篇李明
  • 3篇赵小东
  • 3篇张丘
  • 3篇唐维
  • 2篇刘维
  • 2篇张伟斌
  • 2篇黄交虎
  • 1篇尹锐
  • 1篇李丽
  • 1篇高国防
  • 1篇樊星
  • 1篇闫斌
  • 1篇杨占锋
  • 1篇李海军
  • 1篇徐尧
  • 1篇兰琼
  • 1篇赵伟

传媒

  • 3篇含能材料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BX切屑的细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激光粒度仪测试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切屑的粒径,表明相同工艺参数下加切削液的切屑平均粒径大于干车削的,同时粒径随进给量增大而增大,随机床主轴转数提高而减小,未体现出与车削深度相关的明显关系。利用SEM观测发现PBX切屑主要有针状、块状和鳞片状三种细观形态,切屑的形成体现为裂纹的成核扩展导致的宏观断裂,并主要表现为炸药颗粒的穿晶断裂。使用工业CT探测试样亚表面表明裂纹的扩展路径和刀具工件相对运动状态以及工件结构边界条件有关,方向指向较为薄弱的工件表面。建立的切屑形成过程唯象模型有助于理解切屑的形成机理。
唐维李明闫斌赵永忠张丘刘维赵小东
关键词:切屑
透过平行平板的摄影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过平行平板的摄影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视觉传感器、平行平板均架设固定于被测物一侧,平行平板在视觉传感器和被测物之间并靠近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在摄影测量系统标定过程中用于采集标定板...
何荣芳张伟斌赵伟高国防徐尧刘本德赵永忠李海宁肖盼陶杰曾媛杨禧龙
PBX部件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夹持变形预测被引量:4
2008年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部件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夹持变形直接影响着炸药部件的加工质量。利用既定的基于修正时间硬化理论的蠕变模型,模拟不同结构PBX部件在不同夹持力下的夹持变形。球壳在真空吸附下型面上各点的变形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方向与径向呈一定夹角;三爪卡盘夹持PBX部件时,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都出现在与卡盘爪子接触的区域,且内型面变形量较外型面略小。与千分尺测PBX空心半球真空吸附下顶点变形的试验数据比较,模型在前20min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之后仿真结果大于试验数据,60min内最大误差不超过10%。
唐维李明张丘黄交虎赵永忠刘维赵小东
关键词:机械加工蠕变模型
一种基于模态测试的PBX结构件热处理效果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测试的PBX结构件热处理效果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PBX构件的密度值ρ和三维尺寸V;步骤2:测量共振频率;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PBX构件的共振频率以及步骤1得到的PBX构件的密度值、三维...
肖盼李海宁袁洪魏兰琼张伟斌李明赵永忠杨禧龙
一种PBX回转体构件内部质量阵列式水浸超声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BX回转体构件内部质量阵列式水浸超声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检测装置,包括:探头阵列切换导轨;仿型探头架,固定于探头阵列切换导轨上,内部安装有探头阵列;探头阵列,根据PBX回转体结构的仿型设计;包含三种工况...
肖盼刘子玄赵永忠李海宁樊星李永增杨占锋杨禧龙李丽
一种机床铣削加工过程零件尺寸在线监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铣削加工过程零件尺寸在线监测方法及装置,机床铣削加工过程零件尺寸在线监测装置包括:脉冲光源、扩束准直光路、扩散片、投影镜头、面阵相机;所述脉冲光源、扩束准直光路、扩散片、投影镜头处于同一投影光轴上;位...
李永增李玉兰赵永忠李海宁李海军
PBX车削表面的细观形貌与粗糙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三维视频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某奥克托今基PBX试样干车削和加切削液车削产生的表面进行观测,发现存在明显的刀尖划过和未划过的螺旋状车削纹,并在相同车削参数下加切削液车削的较干车削的明显。刀尖划过区域比较平整,切屑脱落后残留的微裂纹和破碎的炸药颗粒在未划过区域清晰可见,区域整体显得极不平整。采用轮廓仪对这种不平整的检测表明车削表面的粗糙度随车削深度、进给量和机床主轴转数的增大而均呈现增大趋势。推导的表面粗糙度经验公式可预测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实际表面粗糙度。
唐维李明黄交虎赵永忠张丘尹锐赵小东
关键词:机械加工车削表面粗糙度经验公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