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帅
-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玉米品种辽单552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23年
- 辽单55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辽1516为母本、辽335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文对辽单552的亲本选育背景、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制种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为该品种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 李中强周存立庞浩元邵帅王金君王延波王国宏
-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
- 玉米新品种辽单312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 2025年
- 针对辽宁省气候特点和当前市场需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了玉米新品种辽单312。辽单312母本辽135、父本辽3162,春播125 d成熟,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品质达到国家一等玉米标准,中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在区域生产试验中,辽单312平均产量高于对照品种迪卡516,具有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辽宁地区推广种植。
- 邵帅贾钰莹董润楠史磊张书萍王延波
-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
- 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025年
- 花期性状是玉米的重要性状,明确花期性状遗传基础对选育适应不同生态区的优良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89份花期性状丰富玉米自交系作为关联群体,对玉米花期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在不同材料、不同年份、年份与材料互作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关联群体划分为4个亚群;通过两年的花期相关性状GWAS分析,共检测到13个开花期显著关联的SNP,分别位于1、2、3、4、5、8和9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号染色体的1_19655896标记在抽雄期和散粉期均被检测到;筛选出18个候选基因,有功能注释的基因有10个,其中潜在候选基因有Zm00001d032633编码植物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Zm00001d043842编码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Zm00001d013415编码类受体蛋白激酶TMK、Zm00001d010489编码钙调素结合蛋白,这些候选基因为选育生育期适宜的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 齐欣黄洁王延波王国宏王金君邵帅王金艳周存力薛仁风
- 关键词:玉米开花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对12个玉米自交系成熟期及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的研究,各个自交系成熟期时籽粒水分在30.68%~38.69%之间,成熟10 d后的籽粒水分在21.59%~26.68%之间;自交系间籽粒自然脱水速率差异显著,变幅为0.614%~1.201%/d,其中,中晚熟组的昌7-2、PH6WC和中熟组的M54、辽3162脱水速率较快,在育种中可作为脱水快的材料加以利用。
- 王国宏孙成韬董润楠邵帅王延波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含水量脱水速率
-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以密植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和辽单588为试材,设置4.5×10~4、6.0×10~4、7.5×10~4、9.0×10~4、10.5×10~4株/hm^25个种植密度,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LAI)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揭示玉米产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品种玉米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郑单958和先玉335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0×10~4株/hm^2,籽粒产量分别为12 698 kg/hm^2和13 706 kg/hm^2,辽单588最适宜种植密度为9.0×10~4株/hm^2,籽粒产量为12 326kg/hm^2。不同品种的LAI发展动态趋势一致,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各器官干物重及单株总干物重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先玉335的单株干物重降低较快,郑单958干物重下降较慢。
- 邵帅王国宏樊勇史磊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干物质叶面积指数
- 玉米优良自交系辽3258选育及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玉米自交系辽3258的选育采用了具有广泛适应性和较高配合力的旅大红骨种质改良国外NSS种质类群的育种策略。通过杂交、回交、聚合、自交及单倍体诱导等方法相结合,将丹598种质渗透到PH4CV中,创制出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抗病力高的“三高”玉米自交系辽3258。以辽3258为亲本组配出辽单575、辽单577、辽单585、辽单586、辽单595、辽单596等6个品种相继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其中,国审5个,省级审定2个次,引种备案4个次。以辽单575为代表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绿色高效、易制种”于一体,成为我国当前主导品种和种业标志性重大成果。
- 王延波王国宏邵帅王金君刘欣芳姜敏周存力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选育
- 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8705选育
- 2021年
- 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8705是以自选系辽6358为母本,自选系辽4722为父本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对辽单8705的亲本选育背景、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对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为该品种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 刘晓丽邵帅贾钰莹孙成韬于佳霖张书萍
-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适应性栽培技术
- 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辽宁玉米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总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2018年在沈阳以东单6531和辽单588为供试品种,设置常规垄作、平作匀行和平作宽窄行3个栽培模式,同时设置这三种模式对应的67500株/hm^(2)和75000株/hm^(2)种植密度,开展高密条件下栽培模式对品种产量形成效应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3种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平作宽窄行75000株/hm^(2)密度下的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其他模式;同一品种的平作宽窄行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和缩短秃尖长度等产量构成因素,使玉米显著增产,东单6531增产14.39%以上,辽单588增产12.73%以上。宽窄行较匀行具有增产效应,且能使玉米在高密度下达到高产效果。
- 刘欣芳李静徐长成马骏邵帅齐欣
- 关键词:玉米栽培土壤物理性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
- 青贮玉米品种辽单7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21年
- 辽单71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辽4935为母本,辽7309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2018~2019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特殊类型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单712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抗倒伏、生物产量及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较广,可作为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在辽宁省及相似产区推广种植。
- 贾钰莹邵帅刘志新王延波
-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 2023年
- 实现高产高效栽培,对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栽培、中耕除草、科学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玉米生产主要环节,介绍栽培技术要点,为东北地区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技术遵循。
- 吴运田邵帅
- 关键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