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琳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药物
  • 3篇西医
  • 2篇血症
  • 2篇药物组合物
  • 2篇预防血栓
  • 2篇症状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肿痛
  • 2篇局部肿痛
  • 2篇防血栓
  • 2篇高凝状态
  • 2篇出血
  • 2篇出血症状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导流管
  • 1篇滴壶
  • 1篇滴速

机构

  • 1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内江市第二人...
  • 1篇遂宁市中医院
  • 1篇眉山市中医医...

作者

  • 13篇钱琳
  • 5篇张松
  • 4篇吴茂林
  • 3篇高培阳
  • 3篇杨淑艳
  • 3篇唐欣
  • 2篇邓婧
  • 1篇何秀云
  • 1篇李文博
  • 1篇胡绿慧
  • 1篇谢春光
  • 1篇姚德蛟
  • 1篇田超
  • 1篇杨义
  • 1篇蔡懿
  • 1篇张传涛
  • 1篇张扬
  • 1篇肖先华
  • 1篇杨芳
  • 1篇张松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预防血栓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预防血栓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芒硝42~78份,大黄42~78份,侧柏叶42~78份,黄柏21~39份,薄荷21~39份,泽兰21~39份,冰片4.5~6.5、桂枝10.5~19...
吴茂林杨淑艳钱琳黄梅蓉邓婧唐欣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的研究
2025年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且使用中药治疗乳腺癌的患者。采用Python 3.10软件挖掘中药处方数据;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3026诊次乳腺癌住院患者的诊疗数据,中医主要证候诊断“肝郁气滞为主”占累计诊次60.94%,治疗使用240味中药,累计频次35 462次,其中当归、茯苓、白术、柴胡等29味中药的各累计使用频次均超过300次。药物四气以寒性(43.55%)、温性(30.05%)、平性(23.34%)药物为主;五味以甘味(46.12%)、苦味(30.91%)、辛味(20.02%)为主。用药频次最多为补虚药(32.77%),其次为清热药(15.96%)、化痰药(14.71%)。系统聚类分析共获得7组药物组合。结论 真实世界中药临床用药治疗乳腺癌以补虚药为主,体现中医治疗肿瘤扶正培本的原则,药物四气五味遵循辨证施用、寒热并用。聚类组合药物治疗功效广泛,覆盖乳腺癌各期症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李苑钱琳田超伍桃胡绿慧朱冰梅叶志华陶芝榛杨敏刘秦汐杨碧辉罗航瞿凡杨义
关键词: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乳腺癌中药聚类分析
一种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芩10‑20g,黄连5‑15g,法半夏10‑20g,干姜10‑20g,乌贼骨20‑40g,白及10‑20g,柴胡5‑15g,炙甘草5‑15...
张松龙坤兰钱琳周秀娟丁鹏
文献传递
智能型点滴输液自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型点滴输液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输液滴壶、安装板和控制盒,所述输液滴壶的顶部固定插设有进液管,所述输液滴壶的的底部固定插设有出液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固定套套设在输液滴壶的外部,然后药液首...
张松钱琳龙坤兰岳燕丁鹏张楷辰
绿原酸对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血管生成COX2-MMP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2019年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血管生成COX2-MMP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00个受精后22 h的flila-EGFP转基因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及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个。阳性对照组给予瓦他拉尼(PTK787)5 pg/mL干预,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新鲜配置好的绿原酸200μg/mL、100μg/mL、50μg/mL干预。干预26 h后各组胚胎在体视显微镜(明场)和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血管表型观察和拍照,然后将各组斑马鱼胚胎匀浆处理,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斑马鱼胚胎中COX-2 mRNA、MMP-9mRNA、M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绿原酸各组斑马鱼血管抑制明显;绿原酸各组及PTK787组COX-2 mRNA、MMP-9mRNA、M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且绿原酸高剂量组明显低于绿原酸中剂量组,绿原酸中剂量组明显低于绿原酸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绿原酸能够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与下调COX2-MMPs信号通路,从而抑制MMP-9和MMP-2基因表达有关。
蔡懿郑巧何秀云钱琳姚德蛟
关键词:绿原酸新生血管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9月作者作为西藏自治区新冠感染专家救治组成员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冠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接受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咳嗽持续时间的差异;并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评价各因素对两组结果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患者363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75例,西医对照组18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新冠病毒核酸中位转阴时间、住院中位时间、咳嗽持续中位时间均较西医对照组明显缩短〔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d):5(3,8)比8(4,13),住院时间(d):8(5,11)比10(6,14),咳嗽持续时间(d):2(2,3)比5(3,7)〕;单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疾病分型、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和连花清瘟5个因素后,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风险比(HR)=1.768,95%可信区间(95%CI)为1.391~2.248〕、住院时间(HR=1.633,95%CI为1.293~2.063)、咳嗽缓时间(HR=2.672,95%CI为2.060~3.464),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西医协同治疗高原地区新冠感染在加快病毒核酸转阴和缩短住院时间及咳嗽持续时间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张松严小松平措扎西高培阳唐健元曾珠李文元张传涛杨洪静钱琳谢春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队列研究
复苏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复苏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5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苏合剂,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4天。收集两组患者28、90天病死率,中医证候评分、中医疗效评价、呼吸末正压(PEEP)、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_(2)/FiO_(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28、90天全因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42%vs.46.15%,32.08%vs.55.77%,P<0.05),中医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79.25%vs.61.54%,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后APACHEⅡ评分和PEEP值明显下降(Z分别为0.021、0.030,均P<0.05)、PaO_(2)/FiO_(2)改善(Z=0.033,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Z分别为0.041、0.029,均P<0.05)、PaO_(2)/FiO_(2)持续升高(Z=0.043,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Z分别为2.138、2.096,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能降低ARDS患者28天和90天病死率,且能改善PaO_(2)/FiO_(2),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张松龙坤兰钱琳肖先华朱静陆光兵杨义刘清海丁鹏高培阳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CU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导致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入住ICU患者204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机械通气、DVT发生部位、深静脉置管、是否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COPD、恶性肿瘤、心力衰竭、高脂血症、手术与创伤史等。采用χ~2检验分析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04例ICU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有50例。在发生DVT与未发生DVT的患者中,高龄、住院天数增加、需要机械通气、高血压病、糖尿病、COPD、肿瘤、心力衰竭、手术与创伤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住院天数增加、需要机械通气、高血压病、糖尿病、COPD、肿瘤、心力衰竭、手术与创伤是ICU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钱琳张松丁鹏高培阳
关键词:ICU深静脉血栓
一种具有预防血栓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预防血栓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芒硝42~78份,大黄42~78份,侧柏叶42~78份,黄柏21~39份,薄荷21~39份,泽兰21~39份,冰片4.5~6.5、桂枝10.5~19...
吴茂林杨淑艳钱琳黄梅蓉邓婧唐欣
文献传递
乌拉地尔致可逆性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
2016年
乌拉地尔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具有降压作用。自从在我国上市后,其应用越加广泛,既往认为其安全性较好,故其不良反应未得以重视。而本报道发现其有致血小板重度减少的潜在风险,现报道如下。
张松张扬杨芳钱琳
关键词:乌拉地尔Α受体阻滞剂钢板螺钉固定钛网植骨药物说明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