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英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电镜
  • 1篇电镜扫描
  • 1篇电站
  • 1篇灾害
  • 1篇灾害特点
  • 1篇治理措施
  • 1篇蠕变
  • 1篇蠕变特性
  • 1篇输电
  • 1篇输电线
  • 1篇输电线路
  • 1篇填土
  • 1篇裂隙
  • 1篇裂隙岩石
  • 1篇回填
  • 1篇回填土
  • 1篇加载
  • 1篇减灾措施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电力设计...
  • 2篇四川省水利水...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清华四川能源...
  • 1篇国网西藏电力...

作者

  • 3篇陈英
  • 2篇谢辉
  • 2篇卓越
  • 1篇刘昭伟
  • 1篇陈兴伟
  • 1篇陈英
  • 1篇杨俊
  • 1篇刘洪

传媒

  • 2篇铜业工程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真实水压作用下裂隙大理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软弱层间带裂隙岩石的水压弱化效应是水利工程长期稳定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对锦屏一级坝肩软弱层间带裂隙大理岩在高水压力作用下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特定的岩石流变试验系统,开展不同水压作用下预制裂隙大理岩的蠕变试验;结合典型蠕变过程曲线分析水压对裂隙岩石蠕变变形、蠕变速率、蠕变破坏荷载及长期强度的影响,并基于蠕变破坏断口的电镜扫描成果,从细观角度分析岩石蠕变破坏机制。结果表明:裂隙大理岩宏观破裂现象与断口微观特征相吻合,随着水压的增加,岩石破裂形式逐渐由张拉破裂向剪切破裂过渡,破裂断口由凹凸锯齿状逐渐趋于平滑。压力水沿大理岩裂隙的“楔入”可加速原始裂纹的发育,促进岩石的蠕变发展,水压越大,“楔入”效应越明显,加速蠕变速率越大,加速阶段持续时间越短,蠕变破坏的分级荷载越小;相较于稳定蠕变阶段,水压对加速蠕变阶段的影响效应更大。裂隙大理岩长期强度约占完整岩石峰值强度的50%~70%,水压的增大会降低岩石的长期力学性能,并加速岩石的蠕变破坏;工程中,建议取稳定蠕变阶段最大一级强度作为裂隙大理岩的长期强度。研究成果的应用可提高锦屏一级水电站长期稳定运行评估的准确性,并为裂隙岩石蠕变本构模型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具备显著的工程应用与理论研究价值。
陈英陈英杨俊杨俊刘昭伟
关键词:大理岩裂隙岩石电镜扫描分级加载蠕变特性
变电站场地沉降及挡墙变形的分析及治理被引量:1
2017年
以四川地区典型地形地质条件下,某变电站场地沉降及挡墙变形为例,分析其变形特征及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工程治理措施,降低对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威胁。同时分析得出回填土沉降是变电站土建工程问题的主要诱发因素,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回填土压实质量。该分析成果可以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谢辉卓越陈英刘洪陈兴伟翟景国
关键词:变电站沉降回填土治理措施
四川省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地质灾害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对四川省境内线多条500k V超高压输电线路地质灾害和隐患的调查评估,分析了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及其与所处区域的关系,并以黄达线157号塔和九石线36号塔为例,分析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危害方式及相应的减灾措施。得到以下结论 :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类型多,规模小,发生频率高,受地形地貌影响明显;线路地质灾害与区域地质灾害分布高度吻合,具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点;输电线路地质灾害治理措施需分清原理,因地制宜。
谢辉金勇陈英卓越
关键词: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灾害特点减灾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