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市售
  • 3篇副溶血性
  • 3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单胞菌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饮用水中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假单胞菌
  • 2篇病毒
  • 2篇病原
  • 1篇电泳
  • 1篇毒剂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机构

  • 11篇连云港市疾病...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东海县疾病预...

作者

  • 11篇马会会
  • 8篇李莉
  • 7篇朱晓露
  • 2篇高玉朋
  • 2篇徐炜
  • 1篇向艳
  • 1篇张学军
  • 1篇薛金花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云港市市售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添加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零售生鲜乳制品中抗生素分解剂β-内酰胺酶的添加状况,为加强该市生鲜乳中非法添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卫生部颁发的"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 -杯碟法"检测。结果 9家品牌的产品被检样品50份生鲜乳中,其中5个品牌的7份样品β-内酰胺酶检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1/1)、100.0%(1/1)、50.0%(1/2)、37.5%(1/3)和33.3%(3/8),总检出率14.0%。结论连云港市部分市售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仍有检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应加强对其监管。
朱晓露李莉马会会巩方文
关键词:Β-内酰胺酶检出率
2012年-2017年连云港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全市范围内抽样采集的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2012年-2017年共检测1 369份样品,样品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34%(169/1 369),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27.92%,67/24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4.44%,22/90);不同食品类别中,水产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30.42%(73/240),豆制品、水果及制品、调味品均未检出;不同年份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2014年21.05%;不同包装类型的食品中,散装(包括自行简易包装)样品检出率为15.30%(142/928),高于预包装样品检出率(6.12%,27/441)。结论水产品及桶装饮用水是本市主要微生物污染食品,相关部门应对生产、餐饮及流通环节加强监管力度,同时乳及乳制品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马会会傅瑶李莉徐炜朱晓露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
2009-2018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2009-2018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情况,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整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连云港市2009-2018年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分型。结果 2009-2018年连云港市共累计报告60 236例手足口病例,年发病率在69.26/10万~179.73/10万之间。通过趋势卡方检验的分析方法发现发病率与发病年份存在线性趋势,Z=334.747,P<0.05,具体呈现为隔年爆发的波浪线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4-6月,次高峰在10-11月,83.33%报告病例集中在1~4岁。实验室检测3 685份,阳性率80.60%;病原型别EV-71型占53.97%,CoxA16占22.90%,其他肠道病毒占23.13%,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为主,但近两年其他肠道病毒的比例有增高趋势。结论连云港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具有明显的时间、人群、地区特征,应针对散居、幼托及1岁组等重点人群开展EV-A71免疫接种及健教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肠道病毒占比有增高趋势,应加强其检测能力。
高玉朋马会会赵跃媛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肠道病毒
某市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感染状况及耐药状况的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市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分型,并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98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检出沙门氏菌32株(3.26%),分出16个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1株(34.38%),肠炎沙门氏菌4株(12.50%),德尔卑沙门氏菌3株(9.38%),吉韦沙门氏菌2株(6.25%),其他血清型散在分布。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的32株沙门氏菌对单一抗生素以四环素、氨苄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50.0%以上,2重耐药菌株有5株(15.6%),3重耐药菌株有11株(34.4%),5重耐药菌株有4株(12.5%)。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该市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中的优势菌,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存在爆发感染的潜在风险,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李莉朱晓露马会会巩方文
关键词:腹泻沙门氏菌血清分型耐药性
连云港市双壳贝类海产品中致病菌弧菌检测结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市售双壳贝类海产品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了解海产品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物中毒进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风险监测手册》的标准操作进行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采集到的79份样品中共分离出2种35株致病性弧菌,总检出率为41.8%。其中副溶血性弧菌30株(占85.7%),均不携带毒力基因;溶藻弧菌5株(占14.3%)。蛤蜊的检出率最高(48.1%),其次为扇贝(43.8%)。餐饮环节和流通环节(超市、农贸市场)采集的样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05)。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连云港市海产品中的主要致病菌,存在通过食用海产品感染的风险,应加强对双壳贝类海产品的监测力度。
李莉马会会徐伟
关键词:双壳贝类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
连云港市2018年食源性致病菌网络实验室菌株复核情况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连云港市2018年食源性致病菌网络实验室送检菌株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实验室质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8年国家风险监测手册》对所辖9家网络实验室送检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复核。结果2018年连云港市9家网络实验室送检菌株182株,复苏后170株成活,保存成功率为93.41%;存活菌株符合率为84.12%(143/170),各实验室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94,P>0.05)。符合菌株主要为沙门菌(占20.59%),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06%)、副溶血弧菌(占16.4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59%)、蜡样芽胞杆菌(占7.06%)。溶藻弧菌、类志贺临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鉴定符合率均为100.00%,创伤弧菌符合率仅为50.00%。血清凝集符合率为75.00%(39/52),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结论2018年连云港市食源性致病菌各网络实验室在菌种鉴定、保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实验室严格按照《手册》配备标准菌株,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加强对基层检测人员技能培训,开展有针对性质控活动,以提升各级网络实验室的风险监测能力。
马会会朱晓露赵跃媛李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发镉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检测发镉的基体干扰,选择适宜的基体改进剂建立一种测定发镉的新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分别加入单种基体改进剂和不同组合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样品及加标样品,通过加标回收率筛选出测定发镉的优良基体改进剂。研究得出测定发镉的最佳基体改进剂为硝酸铵-抗坏血酸-硝酸镧混合基体改进剂。在0.219 4~11.236 1 ng/mL的范围内,镉原子吸光强度与其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y=0.060+0.017 3ρ(ng/mL),r=0.999 8,相对标准偏差为2.9%~5.7%,方法的检出限为0.131 7 ng/mL,平均回收率94.5%。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向艳薛金花马会会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基体改进剂加标回收率
2010-2018年连云港市531份市售动物性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污染情况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为相关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市售动物性水产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致病弧菌、诺如病毒、异尖线虫进行检测。结果 2010-2018年共检测531样本,总体检出率37.10%(197/531),年检出率4.35%~50.85%;动物性海产品、动物性淡水产品检出率分别是24.35%、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别动物性水产中蛙类污染最重44.44%(12/27),异尖线虫仅在鱼类检出,诺如病毒仅在双壳类检出;不同处理方式动物性水产冰鲜类检出率最高47.23%,冷冻类水产未检出;不同采样地点类型方面农贸市场检出率最高42.26%(172/407),零售加工店未检出。结论连云港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弧菌、诺如病毒、异尖线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关注动物性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污染,同时冰鲜类、蛙类水产品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马会会徐炜李莉高玉朋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
1起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1起食物中毒的致病病原,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1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材和病例标本,将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多重PCR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在3名患者粪便均分离到副溶血弧菌,检出2种血清型,2株为O3:K6血清型,1株为O4:K8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trh(-),tdh(+),tlh(+)。PFGE图谱聚类分析得到2种带型,其中2株带型一致,相似度为100.0%,2种血清型相似度81.3%。结论该食物中毒是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水产品在流通加工等环节存在交叉污染,应加大监管力度和食品安全宣教。
赵慧芳庞惠勇朱晓露马会会郑新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食物中毒
连云港市15株饮用水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抗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饮用水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常见化学消毒剂的抗性,初步探究我市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危害风险。方法将连云港市2013年、2014年收集的饮用水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15株,按照统一纸片扩散法(K-B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检测其对抗生素和不同化学消毒剂的抗性。结果 15株分离菌株中,仅1株对氨曲南和庆大霉素耐药,其余菌株对所选抗生素均敏感;两种消毒剂均具有良好杀灭效果,碘消毒剂优于氯消毒剂。结论连云港市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对实验抗生素普遍敏感,但也有1株菌具有一定耐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常见化学消毒剂对其杀灭效果良好。
朱晓露巩方文马会会张学军李莉
关键词: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