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旭
- 作品数:2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净化方案的建立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确诊吉林省某规模化猪场是否感染猪伪狂犬病(PR),试验采用临床症状观察、剖检、gE-ELISA、病毒核酸提取、PCR鉴定、DNA纯化与测序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PR净化方案。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生了PR;为了净化PR,应用建立的PR净化方案,2个月后再进行gE-ELISA检测,结果所有种猪均为PR阴性。说明净化方案效果显著。
- 文双云李国江沙万里沙万里刘东旭闫满王喜伟
- 关键词:PCR测序
- 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7年
- 为了探索包膜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阉割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包膜丁酸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03%包膜丁酸钠。试验期为28d,期间检测断奶仔猪不同肠段中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并记录各试验组仔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仔猪的腹泻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后,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7.22%,料肉比降低2.76%,且腹泻率与腹泻指数分别降低30.71%、33.85%;检测各肠段细菌含量,显示包膜丁酸钠可显著降低回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增加盲肠和结肠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观察试验后各组小肠组织形态发现,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后,小肠绒毛结构更为完整,绒毛更长更粗壮,且绒毛呈圆指状。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0.03%包膜丁酸钠可有效提高仔猪肠道有益菌的含量,促进小肠绒毛的发育,促进仔猪饲料的转化率,并能够降低仔猪腹泻率。
- 李虹瑾沙万里沙万里付连军尹柏双李国江
- 关键词:包膜丁酸钠仔猪肠道菌群
- 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性仔猪腹泻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性仔猪腹泻的流行情况,分析引起该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方法]试验采集了21家规模化猪场中117份仔猪腹泻粪便样本,进行基因提取、PCR扩增、电泳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17份仔猪腹泻样本中分离出大肠杆菌104份,其中49份具有致病性,占样本总数的42.88%;分离出沙门氏菌19份,其中15份具有致病性,占样本总数的12.82%。[结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且有混合感染情况。
- 曲歌沙万里高雪刘东旭李国江尹柏双
-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仔猪腹泻
- 乳酸菌在肠道中介导MyD88特异性诱导RegⅢγ表达
- 2020年
- 为探明乳酸菌在肠道中特异性诱导RegⅢγ表达会否通过MyD88介导途经,本研究通过给SPF级Balb/c小鼠口服灌胃高、低2种剂量的混合乳酸菌,检测分析小肠与结肠MyD88、RegⅢγ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结果显示:灌胃相同剂量混合乳酸菌小鼠小肠与结肠中RegⅢγ、MyD88 mRNA表达量、蛋白水平及蛋白荧光强度基本相同,均高于对照组小鼠表达水平;灌胃不同剂量混合乳酸菌并不能引起Th17细胞增强反应,HE染色各组肠道均没有出现炎症症状。结果表明:乳酸菌能够在肠道不同区域通过MyD88途径特异性诱导RegⅢγ的产生,同时对Th17细胞起到双向调控作用以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
- 沙万里闫满闫满刘东旭李国江
- 关键词:乳酸菌肠道MYD88
- 人参茎叶皂苷抗疲劳功能饮料的研制被引量:5
- 2016年
- 以人参茎叶皂苷为主要功能因子,添加牛磺酸、人参提取物为辅助功能因子以及酸味剂、甜味剂等配料,开发出一种具有抗疲劳功效的功能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其产品配方。结果表明功能饮料最佳配方为:人参茎叶皂苷提取物添加量0.5%,人参提取液添加量9.5%,柠檬酸添加量0.425%,蔗糖添加量为8%,牛磺添加量0.4g/kg,VB1添加量50mg/kg、VB2添加量50mg/kg、VB6添加量为50mg/kg,VC添加量为1.0g/kg。
- 王昭曦刘东旭李凤林于会
- 关键词:抗疲劳饮料
- 数字技术融入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挑战与对策
- 2025年
- 本文针对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资源融入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分析了分子生物学课程数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数字素养的提高是数字技术融入课程的关键,挖掘并利用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学习通”、应用软件、文献阅读等多途径数字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向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 张连江刁云飞刘东旭孙淑霞
- 关键词:数字技术分子生物学
- 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15
- 2021年
-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吉林部分规模化猪场的流行情况,对吉林部分地区的10家规模化猪场的704份样品进行PCR检测,分析猪场PCV流行情况、感染季节及感染地区情况。结果表明,2017-2019年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PCV2的阳性率为42.0%(296/704),PCV3阳性率为34.2%(241/704),PCV2与PCV3混合感染率为22.7%(160/704);PCV2在仔猪中感染率较高,为49.7%(96/193),且秋季为PCV主要感染季节。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间吉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PCV感染普遍发生,且PCV2更易在仔猪群中流行。
- 刘东旭沙万里沙万里李国江
- 两株水貂阿留申全基因重组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初步评估
- 2017年
- 为研究实验室构建的两株水貂阿留申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ADV-428和pcDNA3.1-ADV-428-487)对水貂的免疫原性,将其经肌肉注射接种到水貂体内进行免疫,免疫完成后对水貂进行攻毒,然后每隔两周对水貂进行指尖采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的CD8+淋巴细胞亚群,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用血清蛋白电泳检测血清中γ球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以及应用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检测水貂血清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含量,以对两株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初步评估。试验结果表明,pcDNA3.1-ADV-428和pcDNA3.1-ADV-428-487的各项数据都优于对照组,且pcDNA3.1-ADV-428-487的保护效果优于pcDNA3.1-ADV-428,两种核酸疫苗都展现了良好的疫苗潜质。
- 孙利杰刘东旭李健明冷雪时坤李东杜锐
- 关键词:水貂阿留申病核酸疫苗抗原抗体复合物Γ球蛋白
- 鹅腹泻病病因调查及防治对策
- 2017年
- 近5年来,吉林省肉鹅年出栏量维持在5 000万只左右,种鹅存栏200万只左右,大规模养殖逐年增多,免疫程序、饲养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病毒类疾病很少发生。然而家鹅属水禽、草食动物,规模养殖依旧保留其放牧和游水的生活习性,因此细菌、
- 文双云卢松岩刘东旭沙万里闫满闫满
- 关键词:病因调查肉鹅腹泻病大规模养殖免疫程序饲养管理
- 2015—2017年吉林地区仔猪腹泻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19年
- 为了调查分析吉林地区仔猪腹泻流行情况,试验收集2015—2017年间57家规模化猪场342头送检腹泻仔猪的肠道内容物及粪便样本,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及核苷酸检测对细菌性病原体及病毒性病原体进行鉴定,并根据腹泻仔猪病原体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2015—2017年间吉林地区仔猪腹泻的感染类型、发病季节及发病地区情况。结果表明:吉林地区仔猪腹泻中,由病毒感染所占比例最大(51.8%,177/342),其次为细菌性感染(31.3%,107/342),感染率最低的是细菌与病毒的混合感染。细菌性病原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占32.2%(110/342);病毒性病原体主要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占55.0%(188/342)。仔猪细菌性腹泻发病季节以春季和夏季为主,占26.3%(90/342);病毒性腹泻一年四季均存在,但以春季和冬季为主,占40.9%(140/342)。引起仔猪腹泻的四种主要病原菌在吉林中部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说明2015—2017年间引起吉林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且多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较普遍。
- 刘东旭沙万里沙万里李国江
- 关键词:仔猪腹泻病毒性细菌性发病季节发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