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瑶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患儿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重症
  • 2篇儿童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栓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 1篇血药质量浓度
  • 1篇药师
  • 1篇药师参与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监测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监护
  • 1篇抑素
  • 1篇预后
  • 1篇指数对

机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6篇刘瑶
  • 3篇赵劭懂
  • 3篇缪红军
  • 2篇陈俊
  • 1篇李灼
  • 1篇景霞
  • 1篇孙芳
  • 1篇许静
  • 1篇葛许华
  • 1篇李文静
  • 1篇张永
  • 1篇季兴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 评估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对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共150例,根据是否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动态监测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结合PCT动态监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比较2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疗程、累计抗菌药物消耗数、药物选择、退热时间、ICU滞留时间、出院转归等。结果 对照组人均累计抗菌药物消耗数为3.50(1.92,6.20),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仅为2.13(1.25,4.95),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疗程较对照组约缩短1 d[7.0(5.0,10.0)d vs. 8.0(5.0,11.0) d,P<0.05];对照组的抗菌药物总费用为1 659.0(1 036.3,3 263.2)元,显著高于观察组[762.2(243.3,1 423.8)元,P<0.01];观察组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27.3%(18/66) vs. 51.8%(44/85),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ICU滞留时间、出院转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有助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尤其对于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降级和停用具有指导意义。
刘瑶吴金桓范铭兴陈俊赵劭懂缪红军
关键词:降钙素原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
临床药师参与1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血流感染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儿的治疗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临床药师参与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儿药物治疗的全过程,运用药学专业知识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性建议。治疗期间因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较低,导致患儿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经临床药师建议调整用药方案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在抗凝治疗方面,临床药师进行了全程用药监护,下肢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助于保障患儿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王映俊季兴张永刘瑶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肢静脉血栓药学监护
患儿万古霉素血药质量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解析患儿体内万古霉素血药质量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万古霉素用药方案优化策略。方法:回顾性搜集自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万古霉素治疗且进行血液药物质量浓度监测的出院患儿数据,依照《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所设定的万古霉素血液谷质量浓度标准,分为亚治疗质量浓度(低于10 mg·L^(-1))、治疗浓度(10~20 mg·L^(-1))以及超治疗质量浓度(高于20 mg·L^(-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识别各质量浓度组的组间差异,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剖析万古霉素血药质量浓度水平的独立变量。结果:147例患儿中,27例(18.4%)血药质量浓度达标,102例(69.4%)未达下限,18例(12.2%)超出上限。单变量解析显示3个质量浓度组年龄、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血清谷草转氨酶、胱抑素-C质量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肾小球滤过率上升,药物谷质量浓度降至亚治疗水平概率降低;胱抑素-C质量浓度提升,谷质量浓度超出治疗阈值概率降低。结论:患儿万古霉素血药质量浓度达标比例偏低,用药策略调整须考虑肾功能及胱抑素-C等因素。
屈林林刘瑶李文静陈峰葛许华
关键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肾功能胱抑素-C
ROX指数对呼吸衰竭儿童高流量氧疗失败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ROX指数及改良ROX指数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患儿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30例AHRF患儿临床资料,其中HFNC治疗成功99例,失败31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评估不同时间点ROX指数及其改良指标(ROP,ROXH,ROPH)对HFNC失败的预测效能,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HFNC失败组患儿入院时PaCO_(2)(37.2 mmHg vs.34.1 mmHg,P<0.05)及PICU住院时间(21 d vs.12 d,P<0.01)显著高于成功组。治疗过程中,成功组患儿氧合指标(S/F值、P/F值)及ROX相关指数(ROX、ROP、ROXH、ROPH)改善更显著(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后12 h内吸入氧体积分数(FiO_(2))及ROPH指数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不同ROX相关预测指数的ROC比较结果提示P/F值、ROP、ROXH和ROPH指数在治疗前后差值和差值比均具有预测HFNC治疗成功的评估价值,ROPH指数治疗前后差值比预测效能最佳(AUC=0.836,最佳截断值0.053,敏感度95.3%,特异度70%)。结论改良ROX指数(尤其是ROPH指数)可有效预测AHRF患儿HFNC治疗成功率,动态监测其变化有助于早期识别治疗失败风险。
刘瑶赵劭懂范铭兴经乐缪红军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评价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和临床用药情况。方法:以某院86例患儿397例/次符合入选条件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儿共监测血药浓度397例/次,患儿他克莫司谷浓度监测以低浓度为主(<5 ng·mL^(-1));年龄及性别为影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结论: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受较多因素影响,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而言,年龄及性别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患儿仍处于发育阶段,临床药师应对患儿及家长积极进行用药及血药浓度监测必要性教育,以确保在安全剂量下的有效治疗。
王映俊许静景霞孙芳刘瑶
关键词: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PRISMⅢ)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78名危重患儿。在获得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在患儿进入PICU 24 h后进行评分,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状态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构建死亡风险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和比较死亡风险模型、PEWS、PCIS和PRISMⅢ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178例危重患儿中11例因资料严重缺失、住院未超过24 h被排除。共167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组134例,死亡组33例。用瞳孔改变、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是否行机械通气、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构建了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表明,死亡风险模型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AUC是0.888(P<0.05),PEWS、PCIS和PRISMⅢ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P<0.05)、0.575(P<0.05)和0.759(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死亡风险模型和PEWS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一致性最好(χ^(2)=5.180,P=0.738;χ^(2)=4.939,P=0.764),PCIS和PRISMⅢ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拟合效果尚可(χ^(2)=9.110,P=0333;χ^(2)=8.943,P=0.347)。结论死亡风险模型对重症细菌感染患儿的预后价值较PEWS、PCIS和PRISMⅢ更好。
查皓宇谭睿王浩楠梅雪剑范铭兴潘美玲陈婷婷陈俊刘瑶赵劭懂李灼缪红军
关键词:重症细菌感染预后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