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3-2015年徐州市感染性腹泻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徐州市感染性腹泻的病毒病原学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Real-Time PCR方法对2013-2015年徐州市腹泻病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感染性腹泻标本1 351份,病毒阳性标本数为216份,阳性率为15.99%,其中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诺如病毒和星状病毒。2013-2015年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08%、10.45%、9.91%,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13-2015年,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腹泻病毒检出高峰为5~7月和9~12月。5岁以下婴幼儿较其他年龄组更易感染。结论 2013-2015年徐州市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病毒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星状病毒,各年的病毒病原学构成有所不同;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和人群分布特点,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和疾病监测预警,针对重点人群和流行毒株适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孙传武金丹周强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毒
- 徐州市鼓楼区某幼儿园1起手足口病爆发疫情调查
- 2016年
-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市鼓楼区某幼儿园1起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查找引起爆发的可能原因,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和类似疫情的再次发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疫情分布特征,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建议。结果本次爆发时间为2015年12月4日至12月15日,共发现手足口病病例12例,疫情波及1个班级,班级罹患率42.86%(12/28)。所有病例均为普通轻症病例,临床表现以手、足疱疹和口腔溃疡等为主。采集5例病例咽、肛拭子开展核酸检测,结果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经处理,12月16日后再无新发病例发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学校晨检把关不严未能及时发现隔离病例,教室通风时间较少,儿童室内相处时间长,相互接触机会多,导致本次疫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 谢冰艳孙传武周强蒋春梅毕俊
- 关键词:疾病爆发流行
- 徐州市7株猪链球菌病原学分析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2020-2022年徐州市3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中分离到的7株猪链球菌进行鉴定和分型,了解本地区猪链球菌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特点。方法采集与病例相关猪的鼻拭子和外环境等标本进行猪链球菌分离,采用飞行质谱和VITEK-2 Compact等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对分离到的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的检测,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和溯源分析。结果6株猪链球菌为血清2型,其中2021年人源(1株)与猪源(3株)猪链球菌荚膜多糖基因(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基因(mrp)、细胞外蛋白因子基因(ef)和溶血素基因(sly)检测均为阳性,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为ST7型,PFGE同源性为100%,推断人可能因宰杀带菌猪时通过破损的伤口而感染;2020年和2022年临床分离株mrp基因缺失,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为ST1型。2022年外环境分离菌株不携带4种所检测的毒力基因,非数据库中已知ST型别。结论本地区分离到的猪链球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菌株主要为血清2型,ST1和ST7型。
- 吴畏畏童晶杜阳光冯欢欢许艳平毕俊周强祝雯雯
- 关键词:猪链球菌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多位点序列分型
- 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带状疱疹就诊病例临床特点及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一般人群带状疱疹流行特征,为带状疱疹疾病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宿迁市2022年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带状疱疹病例的诊疗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筛查去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2年登记病例4 740例,发病率为9.51/万;女性发病率(9.81/万)高于男性(9.21/万)(χ^(2)=24.424,P<0.05);病例年龄分布主要在50~80岁年龄组;1—12月每月均有发病,其中12月就诊发病数最少(254/4 740)。病例主要就诊科室为皮肤科,病例临床诊断类型居前3位的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7.22%,2 238/4 740)、带状疱疹伴有其他并发症(22.38%,1 061/4 740)和带状疱疹(21.84%,1 035/4 740)。结论 2022年宿迁市带状疱疹发病率相对较低,与性别、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中老年人群健康危害较大,应根据带状疱疹流行特征,加强监测和分析,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宣教、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
- 蒋涵周强蔡伟沈征锴
- 关键词:带状疱疹发病率
- 2015—2019年徐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徐州市疫苗接种后发生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数据,评价疫苗使用安全性。方法利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15—2019年徐州市报告的AEFI监测数据。使用Excel2010和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5—2019年徐州市AE-FI累计报告12649例,报告发生率为81.59/10万剂,县(市)报告发生率为92.10/10万剂,高于城区的64.29/10万剂(χ^(2)=345.537,P<0.001),<2岁儿童占80.58%(10192/12649),6—8月为报告高峰,96.24%(12173/12649)为一般反应,440例异常反应中84.32%(371/440)为过敏性皮疹,99.88%(12634/12649)的病例愈后良好。结论徐州市2015—2019年AEFI监测敏感性较好,以一般反应为主,各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
- 安晓红孙永红周强宋晓哲
-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疫苗
- 江苏省徐州市2013-2022年恙虫病流行特征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徐州市恙虫病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恙虫病报告发病数据和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13-2022年恙虫病发病水平和趋势变化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恙虫病的高发季节和时间;利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可视化地区分布图;利用GeoDa 1.14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3-2022年徐州市累计报告恙虫病病例25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30/10万;人群分类以农民为主(230/259,88.80%),其次为家务及待业(8/259,3.09%)和工人(6/259,2.32%);报告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80岁(225/259,86.87%),其中60~<70岁年龄组最多(80/259,30.89%);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10-11月高发(243/259,93.82%),圆形分布模型分析结果推断11月2日为发病高峰日,发病高峰期为10月10日-11月25日;年平均发病率全局自相关Moran's I>0(P<0.05),局部自相关结果提示,邳州市为“高-高”聚集区、睢宁县为“高-低”聚集区。结论徐州市恙虫病报告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属于秋季型疫区;报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恙虫病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徐州市东部3个县(市、区),应适时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工作和重点地区媒介生物控制工作。
- 周强苗雨阳张雯
- 关键词:恙虫病空间自相关
- 徐州市某小学一起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了解一起小学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类似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病例22例,罹患率为1.05%,均为二年级同班学生,临床症状以发热(体温38.0℃~40.7℃)为主(100.0%),其次为咽痛(54.55%)和咳嗽(36.36%)。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12份,均为腺病毒核酸阳性。通过现场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该疫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与患者密切接触可能是暴发的主要原因。
- 周强孙传武毕俊
- 关键词: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小学生
- 2010-2016年徐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0-2016年徐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10-2016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徐州市共报告布病179例,年均发病率0.293/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0.454/10万和0.12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差异用统计学意义(=55.388,P<0.001)。发病年龄以20~59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7.10%。人群分类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3.24%。布病发病高峰为3-8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4.86%。县(市)区布病发病率高于城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06,P=0.001)。结论徐州市布病疫情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人群、地区特征。应根据布病流行特征,加强布病监测和分析,适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做好布病防控工作。
- 毕俊孙传武蒋春梅杜阳光周强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 2019-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2019—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及其变化趋势,为本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和流行病学相关资料。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5种易导致儿童腹泻的病毒核酸。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儿童病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617份,检出病毒阳性样本279份,总检出率45.22%,病毒检出阳性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单一病毒感染检出率最高为36.30%;混合病毒感染检出率为8.91%。12~月龄组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2.32%(129/207),远高于其他3个年龄组。冬季儿童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2.94%(124/170)。结论江苏省徐州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检出的主要优势病毒株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流行及年龄分布特征,应持续开展监测,根据优势毒株和流行特征,科学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袁琛祝雯雯周强
-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轮状病毒
- 徐州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了解徐州市2010—201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徐州市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9年徐州市共报告151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8848例,罹患率为2.86%。报告事件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呼吸道类传染病事件为主(93.38%),报告事件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为水痘(40.40%)、流行性感冒(30.46%)和流行性腮腺炎(21.85%)。冬春季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季节(64.24%),小学(61.24%)和中学(21.85%)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场所。城镇学校报告事件数(126)、罹患率(3.48%)、监测敏感值(1.13~50.90d)和事件持续时间(2.00~109.12d)均高于农村学校。结论传染病是导致徐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小学和中学是防控的重点场所,根据学校重点传染病流行特征,针对不同学校适时强化疫苗接种、监测预警、健康宣教等措施是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
- 周强孙永红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