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滇东南晚二叠世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滇东南地区晚二叠世铝土矿属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龙潭组),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其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全岩分析显示铝土矿石成分以Al2O3、Fe2O3、Si O2和Ti O2为主,其中Al2O3与Fe2O3、Si O2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Cr、Zr、Hf、Ta、Th、U和稀土元素在铝土矿矿化过程中不断富集,元素Zr-Hf、Nb-Ta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lg Cr-lg Ni图解、稳定元素比值(Zr/Hf)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峨眉山玄武岩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同时下伏碳酸盐岩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 张启明秦建华廖震文刘才泽
- 关键词:铝土矿地球化学滇东南
- 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与走滑断裂关系及其勘查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斑岩矿床勘查开发基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勘查发现了玉龙、驱龙、普朗、多不杂等特大型斑岩铜矿。初步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斑岩矿床的集聚与走滑断裂存在着密切的空间关系。认识并深入研究斑岩矿床与走滑断裂存在着的这种关系,对于斑岩矿床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西南地区现有的5个斑岩成矿带开展斑岩矿床勘查时,在沿区域性走滑断裂方向勘查并加强对走滑断层带内或其周围派生的局部引张或挤压地区开展找矿的同时,还应注意开展对鲜水河-小江左旋走滑断裂带及两侧斑岩矿床的勘查。
- 秦建华丁俊刘才泽张启明
- 关键词:斑岩矿床走滑断裂勘查意义
- 老挝帕奔方解石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
- 帕奔金矿地处印支板块西缘,老挝琅勃拉邦—泰国黎府成矿带北段,位于老挝西北部琅勃拉邦市东北约30km处,是一个方解石脉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灰岩内,受区域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控制,矿区内侵入岩较不发育。矿...
- 郭林楠侯林聂飞张启明吴振波徐思维
- 关键词:剪切带方解石脉矿床成因
- 文献传递
- 黔北—渝南地区中二叠世早期梁山组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铝土矿成矿效应被引量:31
- 2012年
-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上扬子区,中二叠世早期地层梁山组产有丰富的沉积矿产,其中铝土矿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为了揭示区内中二叠世早期铝土矿的形成、分布与岩相古地理的关系,对区内梁山组的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和含矿性进行了研究,编制了中二叠世早期梁山组岩相古地理图,提出了区内铝土矿障壁后泻湖成矿的模式。结果表明,区内古地理格局具有北高南低、南海北陆的特点,鲁甸—威宁—贵阳—都匀一线为障壁沉积体系,北部为障壁后泻湖沉积体系,南部为正常浅海沉积体系,大致可划分为隆起、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障壁砂坝、内陆棚和外陆棚7个沉积亚相,铝土矿矿床全部分布于北部泻湖半深湖—深湖相区内,岩相古地理控矿作用明显。
- 张启明江新胜秦建华崔晓庄刘才泽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铝土矿
- 四川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成矿元素富集过程模拟与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根据层状含钒钛磁铁矿岩体的韵律特征及其铁质量分数变化规律,探索性地应用瑞利分馏模型模拟四川攀西地区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岩体成矿元素富集过程,分别建立了各岩体的统计模型和理想模型,并据此估算了铁矿石以及伴生钒、钛资源量。其中:攀枝花、红格、太和等岩体的数学模型比较一致,可能与这些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比较彻底、成矿性好有关;而白马岩体的模型参数有较大差异,充分体现了该岩体结晶分异不彻底、成矿性相对较差的特点。
- 刘才泽秦建华李明雄张启明
- 关键词:矿产资源钒钛磁铁矿
- 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区域成矿环境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斑岩Cu(-Mo-Au)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进行了总结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构造上位于全球特提斯斑岩成矿带东段,与青藏高原演化密切相关,形成于青藏高原演化不同阶段。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古近纪和中新世等4个时期。斑岩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具有多样性,包括俯冲造山岛弧、同碰撞、后碰撞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等四类构造环境。根据斑岩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可划分为义敦-中甸印支期斑岩成矿带、玉龙-马拉松多古近纪斑岩成矿带、丽江-金平古近纪斑岩成矿带、冈底斯古近纪-新近纪斑岩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燕山期斑岩成矿带等五个成矿带。与世界上多数斑岩矿床一样,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与区域深大走滑断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关系。
- 秦建华丁俊刘才泽张启明
- 关键词:成矿带成矿环境
- 老挝琅勃拉邦构造带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古特提斯洋东向俯冲启示被引量:1
- 2020年
- 老挝琅勃拉邦构造带位于印支板块西部,是东南亚特提斯域内的重要构造带之一。该地区多期次的岩浆活动记录了多阶段的构造岩浆演化,但与古特提斯洋闭合过程相关的岩浆活动报道相对较少,导致与该过程相关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关系理解不清。本文在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老挝琅勃拉邦地区石英闪长岩开展了锆石U-Pb LA-ICP-MS定年,分析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结晶年龄为260.5±1.8 Ma,表明琅勃拉邦构造带存在中晚二叠世岩浆活动。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该中酸性侵入体很可能是古特提斯洋板片东向俯冲,难河-沙缴弧后盆地关闭过程中岩浆活动的产物,且为琅勃拉邦构造带向南连接至难河-程逸结合带提供了新资料。
- 郭林楠侯林聂飞刘书生徐思维张启明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石英闪长岩古特提斯洋
- 老挝帕奔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矿床成因:稀土元素和C、O、S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3
- 2019年
- 帕奔金矿床位于老挝西北部,为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的方解石脉型金矿床。文章在系统的野外和镜下工作基础上,对比了方解石脉、红化蚀变岩、弱碳酸盐化蚀变灰岩、未蚀变灰岩以及方解石脉内雄黄和雌黄的稀土元素特征,结合灰岩和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以及雄黄/雌黄的S同位素组成,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载金方解石、蚀变岩和灰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相近,均表现出重稀土元素平坦以及Eu、Ce负异常特征;但方解石轻微亏损轻稀土元素,且具有较高的Tb/La和Sm/Nd比值。在Y/Ho-La/Ho和Tb/Ca-Tb/La图解中,灰岩→蚀变岩→方解石投点分别与重结晶趋势线和重新活化趋势线基本吻合,灰岩和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也表现出了基本一致的海相碳酸盐岩成因。因此,推断帕奔金矿的含金方解石脉及相关的热液蚀变是同一成矿期内同源流体体系的产物,相对形成顺序由早到晚为弱蚀变灰岩、红化蚀变岩、方解石大脉,且与赋矿灰岩存在继承性。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帕奔金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区域动力变质作用过程中,下二叠统灰岩的脱水和脱碳酸盐化作用。雄黄和雌黄δ34S值接近0‰,且方解石脉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表明可能混入了深部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帕奔金矿床成矿作用很可能发生于晚三叠世—侏罗纪的滇缅马泰地体与印支陆块碰撞导致的区域韧-脆性构造活动,并受到岩浆活动驱动。
- 郭林楠侯林刘书生张启明徐思维施美凤曾祥婷
- 关键词:稀土元素成矿流体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