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的作用
- :观察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拔除排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练习组各5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
- 张秀娟
- 关键词:护理干预排尿困难发生率
- 浅谈医院健康教育
-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制定和实施医院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方式,形式灵活多样。结果:医院健康教育的实施,促进了患者的健康,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医院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开展健康...
- 张秀娟
- 关键词:医院健康教育
- 文献传递
- 集束化防控措施对降低医院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医院实施集束化防控措施对降低医院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防控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三甲中医院呼吸道感染状况,以集束化防控措施实施前的2018~2019年医院感染病例为干预前组,措施实施后的2020~2021年医院感染病例为干预后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现患率以及医院感染部位的顺位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的医院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0.08%,较干预前发病率0.10%有所下降,干预后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现患率0.08%,较干预前的现患率0.29%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020年和2021年的上呼吸道感染的顺位由干预前的第2顺位下降到第3顺位。干预后,上呼吸道感染的构成由干预前的20.70%下降到14.23%,下呼吸道感染的构成由干预前的26.50%下降到2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上呼吸道感染中0~14岁儿童的占比由干预前的25.00%下降到干预后的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防控措施可降低医院上呼吸道院内感染,尤其对0~14岁年龄段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控效果尤为明显,可作为呼吸道院内感染防控的有效措施。
- 石丽丽张秀娟李潇杨玉翠杨丽萍薛世萍吴玮
- 关键词: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现患率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 2025年
- 目的构建一套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和改进MDRO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评价工具。并开展临床实证研究,分析医院MDRO防控工作的管理现状,为其改进和提高MDRO感染防控工作提出策略和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MDRO感染防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院MDRO感染防控现状开展临床实证研究。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736、0.9794。第一轮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520(χ^(2)=645.23,P<0.01),第二轮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537(χ^(2)=593.52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信度指数Cronbachα为0.757,效度指数I-CVI为0.833~1.000,S-CVI/UA=0.938,S-CVI/Ave=0.990。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MDRO患者报告率为23.71%、隔离率59.79%、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为14.95%、手卫生依存性为53.09%。ICU多重耐药菌千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88‰(χ^(2)=39.130,P<0.01)、MDRO检出率为25.58%(χ^(2)=103.308,P<0.01)、发现率为16.76%(χ^(2)=1629.737,P<0.01),均高于其它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构建的医院MDRO感染防控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行。医院MDRO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医院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制定干预措施,做好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感控。
- 石丽丽牛永祝张秀娟张春兰李潇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实证研究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 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2019年—2022年多重耐药菌临床检测结果,利用“医院感染和传染病实时监控平台”对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重点监测MDRO分布构成、感染科室及感染标本来源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9年—2022年剔除重复样本后共收集1360例MDRO阳性病例,重点监测MDRO分布排序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其中CR-AB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重点监测MDRO感染科室分布广泛,其中以重症医学科、骨髓炎科、肺病科、脑病科感染为主,分别为34.71%、10.51%、7.79%、6.47%;临床送检实验标本以痰液和伤口分泌物为主,分别为45.00%、26.62%。结论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MDRO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来依旧在逐步增加,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感染防控工作落实。
- 李潇张秀娟杨丽萍石丽丽吴玮
- 关键词:中医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心理焦虑现状调查分析与干预被引量:3
- 2022年
- 调查了解疫情背景下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隔离点医务人员出现心理焦虑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在进入隔离点工作的1个月内,随机整群调查一线医务人员178名,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差异。178名调查对象中检出93.26%的工作人员有明显焦虑症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职称的人员检出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P<0.05。在隔离点由于工作环境改变、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压力增大等导致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调动其积极性,圆满完成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心理焦虑不良反应进行健康干预。
- 张秀娟杨丽萍石丽丽杨玉翠李潇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被引量:12
- 2012年
- 通过转变护理模式、护理观念、服务观念,同时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分级护理等措施,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提高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 张秀娟张翠荣
-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模式护理观念
- 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情况分析与防控对策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围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检出的MDRO感染患者4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感实时监控系统提取的数据,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DRO的流行特点和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结果:本研究MDRO 458例患者中,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最多,255例;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2例,其构成比分别为55.67%和33.19%。在科室分布中,ICU和骨髓炎科MDRO检出最多。从标本来源分析,MDRO在痰液中检出占首位。结论:CR-AB、MRSA为该院的主要致病菌,MDRO感染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以及医院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均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该中医院引起高度重视,强调做好MDRO的病房管理防控工作,以最大程度支持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保障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命安全。
- 张秀娟石丽丽李潇马艳丽杨玉翠吴玮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21年
- 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从单纯浮针治疗、浮针联合其他方法治疗两大方面总结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指出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取穴少、治疗时间短、起效迅速、无须留针、无须麻醉、刺浅而治深等优点。发现目前有关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缺少可视化的客观数据指标及远期疗效观察,今后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挖掘浮针疗法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 杨江霞张秀娟王淼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西部地区某三甲中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安全注射和针刺伤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某省级三甲中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安全注射和针刺伤知识行为现状,探讨加强安全注射和防治针刺伤的可行性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中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注射和针刺伤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注射工作量不同,注射量最大是门诊护士,平均每周(178.26±56.38)次,但针刺伤率最高的是内科护士,达到30.4%(109/358);2)发生针刺伤后向院感管理部门报告比例仅占13.19%(12/91);3)给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艾滋病感染者注射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有2.2%(8/358)的护理人员拒绝给艾滋病患者服务;4)完全掌握安全注射概念的护理人员比例仅占49.2%(176/358);5)对安全注射具体措施的知晓率比较高,只有双手回套针帽和用手分离注射针头的知晓率略偏低,分别占74.0%(265/358)和78.8%(282/358)。结论:该医院护理人员对安全注射认知态度较好,但仍需加强对针刺伤的防护和培训,并要协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 石丽丽薛世萍张秀娟
- 关键词:护理人员安全注射针刺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