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帅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传热
  • 4篇传热特性
  • 3篇教学
  • 3篇格子BOLT...
  • 2篇单片
  • 2篇单片机
  • 2篇岩棉
  • 2篇元件
  • 2篇圆管
  • 2篇润湿
  • 2篇润湿性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泡
  • 2篇垃圾
  • 2篇换热
  • 2篇教学模式
  • 2篇格子BOLT...
  • 2篇工科
  • 2篇工业垃圾
  • 2篇值模拟

机构

  • 15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15篇李帅
  • 6篇战洪仁
  • 4篇封岸松
  • 4篇金志浩
  • 3篇张先珍
  • 3篇庞宝麟
  • 3篇李权
  • 2篇王立鹏
  • 2篇张占胜
  • 2篇寇丽萍
  • 2篇张春梅
  • 1篇张志刚
  • 1篇王宗勇

传媒

  • 4篇沈阳化工大学...
  • 3篇科技与创新
  • 2篇辽宁化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当代化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化纤与纺织技...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实训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的理论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专业课,但理论课的学习内容和学时设置难以满足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对测控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因此需要增设综合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文章根据新时代的专业培养需求,结合实验装置,提出了过程检测技术实践内容设置和实训方式,并有效地应用到测控专业学生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李帅封岸松张占胜庞宝麟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废岩棉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
2024年
近年来废岩棉的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工业垃圾的处理难题,且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处理方案,大多数废岩棉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故通过实验研究来获取一种废岩棉的处理方法.观察废岩棉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对燃烧后的废岩棉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矿物分析,再对废岩棉燃烧后的体积变化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后的废岩棉主要成分为CaO、SiO_(2)、Al_(2)O_(3)、MgO和Fe_(2)O_(3),这五种主要成分对环境都是无毒无害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燃烧后的废岩棉体积平均减少85.25%;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废岩棉燃烧产物的状态和XRD曲线,发现当温度为1100℃时,废岩棉燃烧得较充分,所以在1100℃下燃烧处理废岩棉很好地解决了废岩棉浪费土地资源、污染土地和环境的难题.
战洪仁马玉桂张野驰金志浩寇丽萍张先珍李帅张铁柱
关键词:工业垃圾污染环境燃烧处理
浅谈“金课”教学模式在单片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年
根据近年来单片机技术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单片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模式的探索,并以建设单片机金课为实例,重点论述了什么是“金课”、“金课”的类型、如何打造“金课”、“金课”的建设的具体方法等,为建设单片机“金课”提出了一些经验。
庞宝麟封岸松李帅
关键词:单片机混合式教学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表面改性重力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
沸腾是工质内部形成大量气泡并由液态转换到气态的一种剧烈汽化过程,其传热方式是工质通过气泡运动带走加热面热量并使其冷却的传热过程。重力热管就是利用其原理的一种高效传热换热设备。由于热管具有高效传热的特点使其在诸多领域,如工...
李帅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方法重力热管强化换热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新工科建设的规划对传统工科专业指引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等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而实验环节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根据新工科对高校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实验教学的创新方式及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毕业生。
李帅邢晏朝封岸松张占胜
关键词:教学模式
内置弧形槽扭旋元件圆管中相变微胶囊的传热特性研究
2022年
设计出一种新型管内强化换热元件——弧形槽扭旋元件,在雷诺数Re=200~1 600范围内以MPCM相变流体为介质进行了管内流速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基于等效比热容法从场协同角度分析了弧形槽扭旋元件的强化传热机理,并讨论了元件弧度的变化对管内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弧形槽扭旋元件可以从增强流场与温度场协同程度和提高MPCM颗粒的熔化率两方面共同增强换热效果,与传统扭旋元件相比管内Nu最高可增加12%;较低Re时,弧度r=π元件的Nu最大,而r=4π/3元件则在高Re时有着较好的换热性能;r=π元件的阻力系数最高,3种不同弧度的元件的PEC均大于1,最大值约为1.35。
张春梅刘彬李宇轩李权杨鹏达李帅
关键词:场协同传热特性
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汽化热阱效应模拟研究
2022年
采用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气液相变模型对饱和状态下亲疏水壁面上单气泡的相变传热进行直接的数值模拟.从结果中观察到:加热初期,亲水壁面与发生相变的气液界面之间存在液体微层;疏水壁面的相变则紧贴壁面进行,即疏水壁面近壁处不存在气液界面.模拟亲水壁面在不同时刻热源与气液界面之间的温差变化曲线,以及不同时间段近壁处的热流密度变化曲线,模拟结果表明气液界面的存在对传热起到强化作用.模拟同一温度下不同重力加速度与气泡脱离直径大小的关系曲线,其结果符合Fritz理论,从而对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气液相变模型进行定性验证.
金志浩章港战洪仁李帅王立鹏
关键词:气液界面强化传热
基于混合热格子Boltzmann方法有限热源加热气泡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不同润湿性表面单气泡动力学特性,通过引入差分方法的单组分多相格子Boltzmann模型,耦合能量方程构成了气液相变模型,模拟了不同润湿性表面单气泡形成过程周围流场与温度场细观,阐述了气泡生长脱离机理;研究了润湿性、过热度、有限热源长度对气泡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过热度下,疏水壁面气泡生长速度大于亲水壁面。气泡脱离直径和脱离时间随着接触角增加而增加,亲水表面气泡脱离直径随着有限热源长度增加而增加,脱离时间随长度增加而减小。疏水表面气泡脱离直径与有限热源长度无关,脱离时间随加热长度增加小幅度减小。在不同的过热度下,亲水壁面气泡脱离直径随着过热度增加而增加,脱离时间随着过热度增加而减小。过热度对疏水壁面气泡脱离直径影响不大,但是随着过热度增加,脱离时间明显减小。模拟结果为研究强化表面沸腾传热及表面润湿性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金志浩章港战洪仁李帅王立鹏张志刚
关键词:有限热源
内置弧形槽扭旋元件圆管中湍流传热特性研究
2022年
设计出一种新型强化换热元件--弧形槽扭旋元件,并在Re=4000~10000范围内对三种弧形槽数量的扭旋元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平均努塞尔数、温度场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弧形槽的数量对管道传热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n=3元件弧形槽的数量和分布位置有利于中心流体与管壁附近流体的混合以此强化传热,在三种元件中具有最佳的换热效果,n=2元件次之,n=1元件的结构不利于槽内流体与外界流体的交汇,换热效果较弱;三种元件引起的管道阻力随弧形槽数量的增加而提升,综合传热性能方面,PEC值均大于1,最大值为n=3元件在Re=4000时,达到1.33,说明使用弧形槽扭旋元件会使管道传热性能得到不同幅度的提升。
张春梅刘彬李宇轩李权杨鹏达李帅
关键词:数值模拟传热特性
微尺度下润湿性表面对双气泡传热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混合润湿表面双气泡生长过程的特点和传热特性,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混合润湿性表面不同因素对生长和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纯润湿性表面,随着润湿性的降低,气泡成核时间减少,气泡脱离表面时间呈增加趋势,双气泡生长过程的平均热流密度呈减少趋势。混合表面可以实现相比纯润湿性表面更高的脱离频率和更好的换热效果,混合润湿表面整体脱离频率在(L_(q)/△x)>0.37(△x<30)时呈增加趋势,在(L_(q)/△x)≤0.37(△x≥30)时呈降低趋势;同一距离L_(q)/△x不同疏水尺寸的脱离频率在(L_(q)/△x)>0.37(△x<30)时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在(L_(q)/△x)≤0.37(△x≥30)时呈增加趋势;同一距离L_(q)/△x不同疏水尺寸的平均热流密度在(L_(q)/△x)>0.37(△x<30)时呈降低趋势,L_(s)=3(L_(s)/L_(q)=0.27)是最佳换热尺寸,在(L_(q)/△x)≤0.37(△x≥30)时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L_(s)=5(L_(s)/L_(q)=0.45)为最佳换热尺寸。
战洪仁纪柏辰刘东灵刘德彬张先珍李帅
关键词:格子BOLTZMANN换热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