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贝贝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重点科学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出院计划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7年
- 本文对出院计划的定义、内容、实施者以及出院计划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并针对出院计划在我国心衰患者中的实施提出建议,从而推动出院计划模式在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展。
- 郑战战杨贝贝李贤华忻笑吴圣佳
- 关键词:出院计划心力衰竭
- 照护者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7年
-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累及全球2 300万人口[1-2]。近年来,心衰治疗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患者病情控制仍然欠佳,反复入院的情况时有发生[3-4]。遵医嘱服药、症状监测等自我护理行为是减少患者再入院,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5]。但心衰患者多数为老年人,伴有多种合并症甚至出现轻度认知受损,导致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低水平[6-7]。
- 杨贝贝李贤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自我护理
-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分类的研究被引量:31
- 2018年
- 目的 :分析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症状群。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中心衰症状相关条目对236例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躯体症状群和情绪症状两大症状群,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826和0.832。经相关分析、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工作情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吸烟史、规律运动情况、病因、病程、CCI、NYHA分级及用药情况的患者,其躯体症状群严重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情况、规律运动情况、BMI、病因、病程、CCI、NYHA分级及用药情况的患者,其情绪症状群严重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对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杨贝贝郑战战吴圣佳忻笑李贤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症状群
- 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调查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译制的临终关怀认知态度量表,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存在一定的认知,但仍有不足;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在吗啡使用及死亡态度方面较为消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及对临终关怀、姑息治疗的认知情况对临终关怀态度部分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临终关怀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教育,改善其临终关怀认知及态度,促进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 李贤华杨贝贝杨伟国
- 关键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
- 上海市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再入院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再入院情况,分析再入院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230例进行问卷调查,随访1年,统计再入院情况。[结果]多元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是否存在并发症、欧洲版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EHFScBS)量表总得分及部分条目得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再入院有积极影响,应从门诊、社区及病人3方面着手,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系统,加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
- 杨贝贝杨伟国李贤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自我护理病人再入院
- 国外临终关怀准入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国外临终关怀准入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为改善中国临终关怀准入过程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数据库检索所得文献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因素、照护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沟通问题、医疗系统问题及社会因素阻碍临终关怀的准入;临终关怀服务及社会支持促进临终关怀准入;种族对临终关怀准入的影响不确定。结论临终关怀准入受多因素影响,应借鉴国外经验,汲取不足,从加大临终关怀宣传与教育、增加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患沟通及改善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出发,促进临终关怀的准入。
- 杨贝贝李贤华杨伟国
- 关键词:临终关怀准入
- 70岁及以上慢性共病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70岁及以上慢性共病老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DL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上海市4个社区内的263例慢性共病老人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共病老人ADL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呈负相关(r=-0.203~0.632,P<0.001)。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工具性ADL、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矛盾、食欲、性别、疾病数量、疾病组合、文化程度和收入(3 000元以下)为慢性共病老人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 ADL影响老人生活质量多个领域,建立全面有效的社区支持系统和康复训练基地可改善老人生活质量。
- 杨贝贝张莹
- 关键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常生活能力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期间症状群的调查研究
- 李贤华杨贝贝郑战战吴圣佳忻笑
- 照护者疾病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照护者疾病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方法·采用照护者对心力衰竭自我管理作用指数量表、心力衰竭自我管理指数量表、亚特兰大心力衰竭知识问卷对方便抽样法选取的231对门诊随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照护者进行测评。采用IBM SPSS 22.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LISREL 8.8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照护者与患者在自护维持行为(P=0.015)、自护管理行为(P=0.023)和自我效能(P=0.001)3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照护者自我效能与患者心力衰竭知识技能水平无相关关系外,其余各核心变量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129~0.575(P<0.05)。照护者疾病管理、患者心力衰竭知识技能以及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且照护者疾病管理中的部分维度还可通过患者心力衰竭知识技能和自我效能水平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结论·照护者疾病管理不仅能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还可通过患者的心力衰竭知识技能和自我效能水平间接影响其自我管理行为。医务人员应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鼓励照护者积极参与对患者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对于照护者疾病管理水平无法改变的患者,医务人员还应通过提高患者的心力衰竭知识技能、自我效能水平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 杨贝贝郑战战忻笑吴圣佳李贤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疾病管理自我管理
- 消化道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了解消化道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于2017年2—8月对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334例消化道肿瘤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得分为(102. 05±20. 00)分,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后显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疾病情况、ECOG评分、腹泻、焦虑这5个因素对出院准备度有显著影响(P均<0. 05)。结论护理人员可根据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提升护理质量。
- 忻笑忻笑杨贝贝李贤华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