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晓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癌患者
  • 3篇肠癌
  • 2篇胸水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直肠肿瘤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人工胸水
  • 2篇消融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结直肠癌患者
  • 2篇结直肠肿瘤

机构

  • 1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秦晓辉
  • 6篇孙江华
  • 5篇赵忠良
  • 4篇霍艳兵
  • 3篇彭星华
  • 2篇王芳
  • 2篇李智峰
  • 1篇陈静
  • 1篇宋华勇
  • 1篇张静
  • 1篇王顺祥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治疗被引量:2
2019年
Per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黑斑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0%~50%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其主要特征是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和胃肠道多发息肉~[1],该病发病率低,其临床症状可有腹痛、腹泻,也有患者出现黏液血便。
秦晓辉王顺祥赵忠良张兴隆孙江华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复查小肠镜手术
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与目的:探讨核转运蛋白karyopherin α2(KPNA2)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特点与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保存的三阴性乳腺癌标本60例以及非三阴性乳腺癌标本59例,同时选取正常乳腺组织5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PNA2表达,随访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KP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68.33% vs.22.00%,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组织KPNA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组织(82.05% vs.42.86%和93.10% vs.45.16%,P<0.05);KPNA2阳性和阴性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CA125、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KPNA2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总时间明显短于KPNA2阴性表达者(23个月 vs.31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KPNA2表达是预后的影响因素(RR=1.863、1.650、1.706和1.508,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KPNA2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且与患者预后有关。
彭星华王芳史帅秦晓辉霍艳兵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
术前心理干预联合程序化手术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联合程序化手术用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该联合手段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程序化手术方案治疗[术中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术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心理情绪、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机体功能恢复用时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治疗与护理干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联合程序化手术的实施,利于缓解接受ERCP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实施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护理满意度高。
彭星华王芳史帅霍艳兵秦晓辉陈静宋华勇赵忠良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心理干预并发症满意度
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比较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
李智峰秦晓辉赵忠良彭星华史帅王自涛霍艳兵贡红飞
关键词: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结直肠癌
人工胸水技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对膈顶部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探究人工胸水技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对膈顶部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膈顶部肝肿瘤患者9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射频消融)和观察组(46例,射频消融+人工胸水)。比较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首次手术消融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发症。2组术后均随访2年,比较生存情况。结果2组术后1个月时增强MRI或增强CT显示对照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低于观察组(76.09%vs.93.48%,P<0.05)。观察组手术消融时间短于对照组[(9.64±1.22)min vs.(11.15±1.47)min,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82.61%vs.58.70%)和2年(71.74%vs.47.83%)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AF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70%vs.23.91%,P<0.05)。92例患者随访时间7~29个月,平均(20.17±4.61)个月,随访期间对照组局部肿瘤进展率高于观察组(36.96%vs.10.87%,P<0.01)。结论人工胸水技术联合射频消融能够有效提高膈顶部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降低血清AFP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张兴隆何红梅张静石亚楠任兰春秦晓辉孙江华
关键词:胸水射频消融术甲胎蛋白类临床疗效
早期进食对BMI<18.5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探究进食时间对BMI<18.5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BMI<18.5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适当延迟进食方法处理;观察组则按照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早期进食(即术后6 h饮水、流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多于对照组(P<0.05)。BMI<18.5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按照ERAS模式过早进食(术后6 h饮水、流食),并未加速患者术后胃肠道的康复速度及康复效果,反而可能增加术后腹胀的发生率。
秦晓辉殷四威张兴隆何红梅蒿文英何瑞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快速康复外科早期进食
序贯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抗肿瘤免疫应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评估序贯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抗肿瘤免疫应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将从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5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1∶1随配为序贯营养支持组(实验组,n=77)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组(对照组,n=77)。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清晨及术后5天测定营养相关参数(BMI,PA,ALB,Hb),炎性反应参数(WBC,N,CRP,IL-1,TNF-α),免疫相关参数(CD4,CD8,IgM,IgG)及肠道菌群(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结果:术后,两组患者BMI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相近。实验组营养评估参数PA,ALB,Hb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炎性反应相关参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肠球菌及大肠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序贯营养支持法可更有效的恢复患者营养状态,同时还可抑制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康复。
孙江华秦晓辉刘昱良
关键词:炎性反应免疫反应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过去肝转移被视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患者未接受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5年存活率更是近于0[1],随着诊断水平的发展,近20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提升[2],目前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为核心,可选择性结合化疗、介入治疗、物理消融、靶向治疗等,就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秦晓辉赵忠良李智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肝肿瘤
血清Orexin A、ALB、Leptin水平用于胃肠道肿瘤营养不良预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析血清中细胞因子Orexin A、ALB、Leptin水平与胃肠道肿瘤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为临床营养状况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诊疗数据,采用PG-SGA评分系统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血清中Orexin A、ALB、Leptin、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生化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胃肠道肿瘤营养中相关因素。结果:根据PG-SGA评分,A级(营养状况良好)患者43例,B级(中度或可疑营养不良)患者59例,C级(重度营养不良)患者22例。营养不良患者所占比例65.32%。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血清中Orexin A、ALB、TNF-α和Leptin水平与营养状态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血清中Orexin A(OR=1.075,95%CI:1.025~1.126)、ALB(OR=0.932,95%CI:0.681~1.276)、Leptin(OR=2.077,95%CI:2.009~2.148)的含量与营养状况有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Orexin A(AUG=0.708)、ALB(AUG=0.791)、Leptin(AUG=0.592)水平均可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预测,且可用作联合诊断。结论:血清中Orexin A、ALB、Leptin水平与胃肠道肿瘤营养不良相关,可用于临床营养不良的预测。
孙江华秦晓辉刘昱良
关键词:细胞因子胃肠道肿瘤营养不良
射频消融联合人工胸腹水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膈顶部肝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疗效探讨
2025年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人工胸腹水对膈顶部肝肿瘤的影响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或转移性肝癌因病灶邻近胃肠道或膈肌行人工胸腹水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的观察。将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仅做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实验组为做射频消融术联合人工胸腹水手术的患者,通过CT观察肿瘤病灶的消融情况。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培养后,将SMMC-7721细胞分为4组:a组为b组(亚致死热处理)的对照组,c组为d组(亚致死热处理)的对照组,其中c组和d组加入NAC。HepG2细胞分组与SMMC-7721细胞的分组方法相同,即分为e、f、g、h组。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ROS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通过CCK-8实验测定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活力,使用单克隆增殖实验检测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使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染色评估Bax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肿瘤病灶消融情况较好;HepG2细胞和SMMC-7721细胞经亚致死热处理后,ROS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肿瘤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均有降低,Bax表达量上升;加入NAC后,ROS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前有所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均有增高,Bax表达量下降。射频消融联合人工胸腹水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抑制膈顶部肝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从而抑制肝癌的进展。
张兴隆何红梅秦晓辉孙江华
关键词:射频消融人工胸水肝肿瘤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