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颖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犯罪
  • 2篇财产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犯罪
  • 1篇园林
  • 1篇人居
  • 1篇文化遗产保护
  • 1篇流域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空间结构
  • 1篇共同体
  • 1篇风景园林
  • 1篇城市空间结构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董颖
  • 2篇冯健
  • 2篇汪芳
  • 2篇宋蕾蕾
  • 2篇黄琳珊
  • 1篇董颖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建筑遗产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城市犯罪时空特征与时空机制研究--以北京城八区财产类犯罪为例
城市犯罪的时空模式是地理学"格局"和"过程"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北京城八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工具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以"犯罪密度"对犯罪与地域关联的空间特...
冯健黄琳珊董颖宋蕾蕾
关键词:城市犯罪
地方性景观是过程的集合
2025年
地方性景观的形成源于地理禀赋与人类实践的层积效应,而流动性增强、同质化开发及环境压力正削弱其多样性。地方性是连接本土与全球、协调保护与创新的关键纽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探讨城乡地方性景观在“自然-人文”要素长时序互动中的动态演化机制,分析气候变化、城镇化及人口流动对其重塑作用。多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为地方性研究提供了跨尺度分析工具,但数据异构性与历史信息缺失仍存挑战。需要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平衡资本介入与地方特质保护,以增强城乡适应性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汪芳董颖董颖
关键词: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
城市犯罪时空特征与机制——以北京城八区财产类犯罪为例被引量:56
2012年
城市犯罪的时空模式是地理学"格局"和"过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京城八区财产类犯罪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工具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探讨城市犯罪的时空格局和时空模式,并建立时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北京城市犯罪总体上呈现多中心分布格局,在商业繁华地带和对外交通运输区存在明显的高强度带;各种犯罪类型空间格局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城市犯罪嫌疑人数量存在季节分异特点,但同一区域的犯罪地点数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时空机制而言,场所的时空特征作用于财产犯罪参与者,进而作用于犯罪要素并影响犯罪实施成功与否,而不同类型的财产犯罪对场所时空特征要求不同,这些要求一旦与北京城市环境的特有属性耦合,便产生犯罪高发地段和高发时段,最终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冯健黄琳珊董颖宋蕾蕾
关键词:城市犯罪城市空间结构
从流域视角探讨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2
2024年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在行政区划的框架内开展。然而现有的行政区划管理逻辑与人类文明和遗产形成的源起逻辑是大相径庭的。众所周知,早期人类依水而居,流域成为孕育人类文明的载体和城乡演变的见证。可以说,人水关系在人地关系中是最本质、经典且持久的。文章从流域视角切入,探讨文化遗产保护所呈现的“自然-人文”耦合的系统性特征,提出多尺度协调保护与系统性网络构建、跨学科整合与数据同化技术应用、与动态环境变化适应性响应策略等保护思路,并分析“黄-运-长”流域共同体中的两组人水互动模式的典型案例,从文化遗产的本质出发,为其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的综合框架,以回应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的时代要求。
汪芳李卓起董颖王乐业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