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坤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WI-DWI评估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指导静脉溶栓的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加权-弥散加权成像(PWI-DWI)不匹配评估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CI)缺血半暗带(IP)指导静脉溶栓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经PWI-DWI不匹配技术评估的超时间窗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将其分为血管再通组(50例)和血管未通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IP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以健侧作为对照计算各参数相对值rCBV、rCBF和rMTT;采用ROC分析各参数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预测价值。结果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组患者IP区域CBV、CBF、rCBV和rCBF均低于血管再通组,MTT和rMTT高于血管再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TT(AUC=0.639)、CBV(AUC=0.689)、CBF(AUC=0.689)、rMTT(AUC=0.669)、rCBV(AUC=0.757)和rCBF(AUC=0.771)均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AUC=0.777)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WI-DWI不匹配评估超时间窗ACI患者IP区域能有效指导患者静脉溶栓,且相关参数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张春海刘扬闫坤顾敦星李少轩
- 关键词:缺血半暗带静脉溶栓磁共振成像
- 基于缺血半暗带为基础探究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在缺血半暗带(IP)的基础上,研究经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同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溶栓治疗的402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预后不良设定为预后不良组,359例患者预后良好设定为预后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溶栓治疗后的AC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结果构建其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无IP、高血压、糖尿病、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大面积脑梗死、连续溶栓用时、使用溶栓物剂量及NIHSS评分,是ACI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IP、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NIHSS评分、溶栓持续时间、大面积脑梗死及高血压是ACI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了溶栓治疗后的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较为贴近,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当阈值概率为0%~73.1%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可能使其获益。结论:无IP、高血压、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持续时间及溶栓前NIHSS评分是溶栓后AC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较高。
- 张春海闫坤周建昌王树纯刘子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预后不良缺血半暗带
- 翳风穴叩刺放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Hunt面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Hunt面瘫的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70例急性期Hunt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翳风穴梅花针叩刺联合SGB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基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H-B评分比较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比较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联合SGB在Hunt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 李鑫刘昌佳王晓玙郜静闫坤张尚华杨丽苏心镜
- 关键词:翳风穴叩刺星状神经节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