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佳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灌水器
- 一种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灌水器,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迷宫流道;所述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迷宫流道包括若干相同的流道单元,每一个流道单元均由相互连通的直线过渡段、宽弯段、圆弧...
- 魏正英马胜利马睿佳陈雪丽
- 文献传递
- 基于约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倒刺型流道优化被引量:9
- 2018年
- 为了提高灌水器的综合性能,根据边界层分离现象,提出一种倒刺型迷宫流道,并对流道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制作等比例玻璃试验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验证计算结果.针对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目标,将流道结构参数作为试验因素,以流量、流态指数及粒子通过率为性能指标进行正交试验,总结结构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间的函数关系,提取25组正交组合结构单元的流速场,分析圆角区和倒刺背水区涡旋对内部流场和颗粒运动的影响.将流量函数作为约束条件,将具有极小值极性的流态指数和具有极大值极性的粒子通过率作为目标函数,采用约束粒子群算法对流道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在等权重时从Pareto解集中得到唯一解,优化后模型流态指数为0. 483,粒子通过率为0. 955,流量为2. 17L/h.可见采用上述约束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结构组合可满足流量约束并具有最优综合性能.
- 马睿佳魏正英陈雪丽马胜利
- 关键词:灌水器迷宫流道多目标粒子群多目标优化涡旋
- 灌溉输水管道沟槽减阻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索沟槽结构对灌溉输水管道的减阻作用。【方法】采用SA与RNG k-?湍流模型,模拟分析了沟槽在湍流流动中的减阻效果,并与Bechert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RNG k-?湍流模型对灌溉输水管道开展了0.1~1 mm尺度下的V形沟槽减阻研究;采用LES湍流模型对沟槽减阻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1)相较于SA湍流模型,RNG k-?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Bechert的试验结果相比误差更小,为4.6%,即RNG k-?湍流模型计算精确度更高;(2)夹角为60°的V形沟槽,当沟槽边长为0.5 mm时对灌溉输水管道具有最佳减阻效果,减阻率为7.17%,对应无量纲沟槽间距s+=15.2,无量纲沟槽尺寸lg+=10;(3)沟槽中存在很小的涡旋,这些小涡旋可能是沟槽在湍流中具有减阻作用的原因之一。【结论】夹角为60°的V形沟槽对灌溉输水管道的最佳减阻效果为7.17%。
- 陈雪丽魏正英马睿佳马胜利马超
- 关键词:灌溉管道数值模拟
- 一种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灌水器
- 一种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灌水器,带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迷宫流道;所述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迷宫流道包括若干相同的流道单元,每一个流道单元均由相互连通的直线过渡段、宽弯段、圆弧...
- 魏正英马胜利马睿佳陈雪丽
- 文献传递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弯道环流式流道多目标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借鉴弯道环流现象设计新型迷宫型流道,提取流道中的关键参数,设计水力性能及抗堵性能的正交实验,采用CFD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结果。利用正交实验得到的2个目标函数,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新型流道的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的非劣解集。结果表明,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不仅验证了正交实验的正确性,还细化了参数,得到具有良好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的最优灌水器结构。
- 马睿佳魏正英陈雪丽马胜利
- 关键词:弯道环流灌水器正交实验粒子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