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远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医
  • 3篇伤寒
  • 3篇伤寒论
  • 3篇中医误诊
  • 2篇思维
  • 2篇条文
  • 2篇《伤寒论》
  • 1篇用药特点
  • 1篇杂证
  • 1篇少阳病
  • 1篇中医健康管理
  • 1篇误诊
  • 1篇误诊原因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评价
  • 1篇脉证
  • 1篇门诊
  • 1篇内科
  • 1篇内科门诊
  • 1篇客观化

机构

  • 5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高远
  • 4篇陈凌琦
  • 4篇李灿东
  • 3篇吴毅锋
  • 1篇甘慧娟
  • 1篇黄小燕
  • 1篇杨朝阳
  • 1篇林平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药通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医医院内科门诊分科过细易致误诊原因探析被引量:5
2017年
笔者调查华东六省77家地级市中医医院内科门诊科室的设置情况后发现:许多中医医院仿照临床医学内科的分科模式,将内科门诊细化分为多个专科,并且有将近半数未设置传统中医内科科室。过度细化的分科体系与中医学的思维有着较大的差异,不仅导致患者就诊盲目,而且使医生的思维局限、缺失整体观念、忽视辨证,极易造成误诊。因此,笔者从患者和医生的角度探析中医医院内科门诊分科过细容易导致中医误诊的原因,并且对中医医院内科门诊的设置形式,导诊人员的中医基本素养的提高等避误方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高远陈凌琦罗莉苹吴毅锋陈婷婷李灿东
关键词:门诊分科中医误诊
从《伤寒论》用药特点探析中医避误思维被引量:4
2019年
《伤寒论》用药特点独特,同时体现"因时制宜"的思想,至今仍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治。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而中药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掌握用药规律,明确用药时宜对于提高疗效、避免误诊误治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笔者通过对《伤寒论》用药特点进行探析,从药性、药量、剂型、时宜4个方面来论述其体现的中医避误思维,主要从医者角度阐述用药的精当与合乎时宜的辨证联系,最后从患者角度强调指导服药的重要性,提出应注重中医健康管理师人才的培养,同时不断推进对中医避误思维及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陈婷婷高远罗莉苹陈启亮翁佳慧陈凌琦李灿东
关键词:《伤寒论》用药特点中医健康管理
中医量化诊断和客观化疗效评价的思考被引量:8
2019年
中医现阶段发展的问题之一在于缺乏量化诊断与客观化疗效评价,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又有赖于中医量化诊断的实施,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中医个体化、动态化的思维模式。近几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了病证结合、多维度、非线性的动态诊断和评估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但已经是在建立中医特色的诊疗评估技术上有所突破。
高远张伟英黄小燕甘慧娟甘慧娟
关键词:中医疗效评价客观化
少阳病脉证“不可”条文对中医误诊与避误的启发
2014年
近观《伤寒论》条文,发现其中多有“不可”之言,言其不可发汗、不可吐下,想必言其不可者,定是时人所易误之处,而仲师之所以警醒后人者!盖六经之中,少阳外邻太阳,内接阳明,为表里之间,寒热之中,故为半表半里。少阳为枢,邪在少阳者,既可出转太阳而解,亦可内转阳明生变,变化多端,内外相连,因而更易误诊。而所谓的误诊,即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本质所做的错误判断,或因此而导致误治。
杨琳陈凌琦吴毅锋高远杨朝阳李灿东
关键词:伤寒论少阳病脉证
试析《伤寒论》寒热错杂证条文中的避误思维被引量:2
2016年
寒热错杂证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经常使得医者在诊断、治疗上出现失误,造成误诊、误治。而文章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的相关条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从真假临床表现、疾病治法、疾病动态观察治疗这几个角度,阐述了蕴藏在其中的中医避误思维,并总结了治病求本的避误原则。
吴毅锋陈凌琦李灿东杨琳高远罗莉苹
关键词:伤寒论中医误诊寒热错杂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