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7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淄博市342份市售生肉中食源性沙门菌的型别特点及耐药性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了解市售生肉中食源性沙门菌污染状况、型别特点及耐药性,为食源性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 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菌检验》及《国家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增菌、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淄博市2009-2016年342份市售生肉中,生畜肉沙门菌的检出率为22.6%(26/115),生禽肉为36.6%(83/227);109株沙门菌分属28个血清型别;生畜肉中以德尔卑沙门菌为主(11/26),其分离株高耐药抗生素为四环素、奈啶酮酸、氯霉素;耐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为19.2%;生禽肉中以肠炎沙门菌(33/83)和印第安纳沙门菌(25/83)为主,其分离株高耐药抗生素为奈啶酮酸、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耐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达到73.5%。结论生肉中食源性沙门菌的污染率较高,生畜肉与生禽肉中沙门菌的主要血清型别不同,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出高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 刘军 吴莹 张杰关键词:生肉 沙门菌 型别 耐药性 一起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对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所采集的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希望能够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对22种常见胃肠道感染相关病原体进行快速筛检,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并利用传统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检测数据显示,35份样本的22种常见胃肠道感染相关病原体检测结果为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10份样本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出EPEC毒力基因escV和内参基因uidA;经传统培养分离方法,最终从6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出目标菌EPEC。因此得出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推断出这是一起由携带EPEC的食堂工作人员通过污染食物导致学生感染发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餐饮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力度,避免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进而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王银平 吴莹 刘军 张群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食物中毒 实时荧光PCR 毒力基因 一起食物中毒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与分析 2010年 目的:查明一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方法:采集病人的吐泻物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6份病人标本中检出了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分别为副溶血性弧菌、德尔卑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人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此次事件是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三种致病菌混合致病引起的食物中毒。 刘军 王勤 王延东 袁新华关键词:食物中毒 致病菌 淄博市300份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主要致病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估淄博市水产品的致病性弧菌污染水平,为加强该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300份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的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进行污染分析,并对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300份被检样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总体检出率为31.00%,海水产品总检出率(33.72%)高于淡水产品(27.34%),螺类的检出率最高(61.9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25.33%,且均携带tlh毒力基因,只有2株携带tdh毒力基因;血清学分布以O2∶K-为主,未见以O3∶K6为表型的大流行株。结论淄博市市售水产品的致病性弧菌存在较高的污染率,尤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应加强市售环节的监督和监管。 吴莹 刘军 王银平 张苗 汪洋关键词:致病性弧菌 污染状况 黄原胶微生物学检验方法确认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对GB 13886-2007《食品添加剂黄原胶》引用的微生物学指标检验方法进行确认,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依照GB/T 4789(GB 4789)的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计数、沙门菌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方法,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检测)确认试验。结果:确认试验过程中,由于黄原胶样品的增稠剂流变学特性,按GB 18386-2007微生物学指标限值选择的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呈现不流动的凝胶状态,导致试验操作难以正确进行,操作方法稍作修改后,试验结果仍然难以正确判断,确认试验结果不满意。结论:GB 13886-2007《食品添加剂黄原胶》微生物学指标检验引用GB/T4789(GB 4789)的方法超出了预定使用范围,不能直接使用。 袁新华 殷茂荣 王勤 刘军 王延东 吴莹手术切口类型及连台对层流手术室术中空气细菌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手术切口类型和连台手术对I级层流手术室手术过程中空气细菌总数的影响。方法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法采集1 000 L空气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对手术过程中的空气浮游菌总数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Ⅰ类和Ⅱ类手术切口手术,手术区空气细菌总数差异性分析:t=0. 40,P=0. 69,周边区空气细菌总数差异性分析:Z=-1. 70,P=0. 097;连台手术与非连台手术,手术过程中手术区空气细菌总数差异性分析:Z=-0. 31,P=0. 76,周边区空气细菌总数差异性分析:Z=-1. 04,P=0. 3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类和Ⅱ类手术切口及连台手术对层流手术室动态空气细菌总数均无明显影响。 张杰 张杰 王雪梅 刘军 刘军 杜俊关键词:层流手术室 切口类型 连台手术 空气细菌总数 我国食品增稠剂产品标准与检测方法现状 被引量:2 2016年 食品增稠剂,一般是指食品胶,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可以提高食品粘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增稠剂种类多,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 刘军 殷茂荣 王延东 袁新华关键词:食品增稠剂 淄博市肉鸡产业链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其血清型与分子分型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2012年淄博市肉鸡产业链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血清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分析。方法对2012年淄博市肉鸡产业链各环节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沙门菌检测及血清分型,选取部分沙门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后用Bio 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采集肉鸡产业链不同环节样品1 267份,检出沙门菌298株,总检出率为23.5%,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分别占48.0%和46.3%。其中98株沙门菌的PFGE指纹图谱相似度在48.9%~100.0%之间,产生74种PFGE带型,相似度在85.0%以上的带型的有9组,共82株菌,其中带型完全一致的有9组,共33株菌。结论沙门菌在淄博市肉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有检出,主要以肠炎沙门氏菌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为主。所检沙门菌PFGE带型复杂,基因多态性明显。 王勤 刘军 张杰 王延东关键词: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血清型 食品增稠剂大肠菌群MPN计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改进传统方法,建立适用于食品增稠剂的大肠菌群MPN计数方法。方法选择高黏稠度的食品增稠剂样品,以标准菌株菌悬液对样品加标,采用增容改进法建立新的大肠菌群MPN计数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对试验和检出限对比试验,确认增容改进法的可行性。结果加标试验表明增容改进法在应用于食品增稠剂的大肠菌群MPN计数时结果最好,加标回收达100%;检出限与传统国标法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采用增容改进法建立的大肠菌群MPN计数法,试验结果满意,可用于各种高黏度的食品增稠剂大肠菌群MPN计数。 刘军 殷茂荣 王勤 王延东 王雪梅 袁新华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食品增稠剂 大肠菌群 淄博市肉鸡生产过程中沙门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沙门菌在肉鸡生产各个环节中的污染状况,对其污染程度及危害进行系统评价,为开展"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评估以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肉鸡孵化、养殖、屠宰、销售环节的不同样品,按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肉鸡生产的不同环节共采集样品1 267份,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298份,总检出率为23.5%,孵化、养殖、屠宰、配送分销环节的检出率分别为4.6%(10/217)、8.4%(18/215)、32.8%(187/570)、31.3%(83/265)。印第安纳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结论沙门菌在肉鸡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检出。各季节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屠宰及销售环节的检出率较高,提示加工屠宰过程存在沙门菌交叉污染的可能,这些环节对减少鸡肉及其制品的沙门菌污染尤为重要。 刘军关键词:肉鸡 食源性疾病 沙门菌 食源性致病菌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