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对独岛争端的控管研究——基于“威胁制衡”视角
- 2017年
- 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而独岛问题成为冷战后阻滞美日韩三边合作的主要障碍。通过操弄中国崛起及朝鲜核威胁一体,美国得以激活美日、美韩联盟,有效地控制了独岛问题的激化。然而,主权争议的存在依然限制着日韩深度合作。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国仍难以说服任何一方放弃对独岛的主权要求,也不可能消除独岛争端对韩日关系带来的冲击。
- 吕平
- 中朝海上贸易对朝鲜近代海关设立的影响——基于条约体制视角下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自1876年朝鲜开国以来,中朝贸易关系历经《中朝商民水路贸易章程》与1898《中韩通商条约》,完成了由宗藩关系下的边境互市向条约系统规制,并以海上贸易为主要特色的转变进程。尽管甲午战争对中朝贸易互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两国贸易向近代自由、平等贸易的演进过程并未完全终止,中朝两国的海上贸易非但没有出现直线下滑的现象,反而在战后迅速恢复并逐年增加。并对朝鲜近代海关制度的设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直至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中国才彻底丧失对朝海上贸易的主动权。
- 张琼艺吕平
- 关键词:海上贸易
- 美国对日俄岛屿争端立场的演变
- 2021年
- 纵观日俄岛屿争端历史,美国重新解释《雅尔塔协定》,拒绝承认苏/俄对千岛群岛的领土主权,但对于日本的领土主张却存在微妙变化:从支持日本对色丹、齿舞两岛的主权声索,到虽承认日本对国后、择捉两岛的领土主张具有合理性但不承认其主权的模糊立场,再到完全支持日本对四个争议岛屿的领土主权。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从最初"具有利害关系的旁观者",变为争端调节者,再变为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支持者。美国在不同时期东北亚局势下形成的对自我和他者的角色认知差异以及美日关系属性的变化共同影响了其对日俄岛屿争端立场的演变。
- 王宁吕平
- 关键词:北方四岛日俄关系
- 2019~2020年韩美关系:回顾与展望
- 2020年
- 2019年韩美分歧集中爆发,两国围绕对朝经济制裁放松、韩国试图终止与日本的情报分享协议、美国要求韩国加大支持“印太战略”力度并提高其对驻韩美军费用支付比例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博弈。相关分歧集中爆发体现出美国试图在降低对盟友支持力度的情况下,维持对半岛事务的绝对主导,并提高对韩国等盟友的战略资源汲取力度而与韩国发生的战略分歧。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政策引发韩国社会与政府的高度不满,相关分歧对韩美关系发展及韩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势必产生重要影响。
- 吕平
- 关键词:韩美关系
- 地方类外国语大学发展“区域国别学”的战略路径研究
- 2025年
- 2022年,“区域国别学”正式被列入“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这为外国语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类外国语大学尤需结合本校实情,选取兼具国家战略意义与研究成本优势的国家持续开展研究。本文认为,地方类外国语大学发展“区域国别学”首先要确保研究对象满足三项战略要素:符合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定位、兼具国家实力与发展意愿、属于“再构建国家”范畴。其次,地方类外国语大学还需明晰目标定位、资源利用与学科发展意义,紧跟国家战略制定学科目标与课程体系,发挥院校既有语言专业优势,实现投入资源的循环利用,并鼓励开展“区域国别学+N”的跨领域、跨学科、跨院校研究,让地方类外国语大学的“区域国别学”体现多学科、跨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 吕平马若涵
- 特朗普政府对中日韩贸易攻势及其影响评估
- 2020年
-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经济政策以“美国优先”为指导原则,向东亚地区发起了猛烈攻势。在美国实力衰落的大前提
下,面对作为盟友的日韩,美国要求其在贸易规则上像美国靠拢,施以压力要求日韩协同美国实施对华的经济“脱钩”,重新评估一直
存在的“搭便车”行为,要求盟友承担更多责任;面对日渐崛起的中国,做出应对权力转移趋势的心理驱动,重新定位中国的国际身
份,是敌是友,要以不同政策应对。特朗普政府这场贸易上的亚太攻势必然会会影响中日韩自贸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贸易保护主义
虽能一时起到制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却会损害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面对共同的压力,中日韩三国会因外部因素而趋近,作为
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器,特朗普此番攻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王潇孙傲楠白玉佳王莹莹李艳艳吕平
- 关键词:贸易战权力转移国家身份
- 边界功能视阈下俄罗斯对千岛群岛的政策调整:内涵与成效
- 2022年
- 边界具有政治、安全与经济三大功能,国家可以在邻近边界地区实施更加开放的制度、政策,提升当地经济活力,发挥其经济功能。2015年以来,俄罗斯着重发挥千岛群岛“经济功能”,启动对日经济合作,通过设立特殊制度,打造更为开放的“发展型边界”。同时,俄罗斯着力发展千岛群岛“安全功能”,加强在该区域的军事部署,维护北太平洋—北极航道安全,通过分化美日立场,削弱两国对本国安全压力;巩固俄日边界“政治功能”,主导对日经济合作进程,向日本社会传递自身坚定的主权立场。
- 吕平
- 关键词:千岛群岛
- “中间主义”外交视角下的美日韩合作升级
- 2024年
- 拜登执政后美国外交路线转向“中间主义”。日韩作为抑制中国崛起的前线国家,须向美国输送资源,也要承担美国转嫁的维持体系边界稳定的成本。提升与日韩的合作水平成为拜登政府实现“中间主义”的着力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自拜登执政后转向“中间主义”外交的背景与内核,然后从外交、军事、经贸三个层面概述了美国引导下美日韩三国合作升级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剖析了美国转向“中间主义”外交的内涵逻辑,认为“中间主义”的目标是实现“有为”与“克制”下的“低成本护持”,其根本内涵是立足国内,由内生动力再次挽救美国的衰颓之势。
- 吕平秦如月
- 奥巴马政府对俄罗斯、蒙古战略透视——基于东北亚地缘战略视角被引量:1
- 2013年
- 俄罗斯、蒙古是东北亚地区的陆权国家。奥巴马执政以来减少与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对立,树立蒙古为亚洲"民主典范"的标杆,挑动东北亚陆权大国竞争、动摇大陆纵深安定局面,进而控制中国崛起对美国区域优势的冲击。中国应从战略高度,稳定中俄、中蒙合作,夯实"倚陆向海"的地缘基础,化解美国对俄蒙战略造成的不利影响。
- 吕平
- 关键词:奥巴马东北亚
- 金特会与韩国的“自主和平、统一”构想
- 2018年
- 2018年以来,韩国以更加积极的角色参与、引导美朝关系进程。朝美领导人在新加坡会谈前后文在寅政府密集的穿梭外交显示韩国力求凸显自身战略价值,增加与大国博弈筹码。朝美领导人会谈前一天,文在寅总统与特朗普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通话,强调韩国期待对话成功并将之视为对世界以及特朗普总统生日的重大礼物。在6月13日的韩美领导人电话沟通中,文在寅肯定金特会成果,并主动提出可以由美朝韩共同参与战时美军士兵遗骸发掘工作。文在寅政府对金特会的积极呼应起到了巩固国内支持度的正面作用。
- 吕平
- 关键词:领导人美朝关系大国博弈电话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