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微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油藏
  • 2篇冀东油田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旋回
  • 1篇盐岩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渗透率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酸盐岩油藏
  • 1篇吞吐
  • 1篇平均渗透率
  • 1篇小波
  • 1篇裂缝-孔隙型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周微
  • 2篇冯建松
  • 1篇史英
  • 1篇盖长城
  • 1篇颜菲
  • 1篇李涛
  • 1篇李彩莲
  • 1篇曾悠悠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被引量:5
2018年
为阐明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运用构造解析原理对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要素耦合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老爷庙地区断裂系统分为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两大类,垂向发育的火成岩是深、浅两套断裂系统的韧性传递带。始新世正向伸展断陷形成的NNE、NE向基底断裂系统呈多期铲式扇样式;渐新世斜向伸展断陷形成的NEE走向的盖层断裂系统,以地垒—地堑和多米诺样式为主;新近纪,在热沉降背景下受深部断裂走滑变形影响,盖层中沿主干断层发育花状和复"Y"字样式。老爷庙地区主干断层的多期断陷作用利于烃源岩的沉积和成熟,也是油气埀向运移的主要通道;背斜主体带和侧斜坡带是有利成藏区。
陈玮常闫晶晶孙冠宇杨荣超周微
关键词:构造样式油气聚集
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层序识别方法——以冀东油田高浅南区59-35断块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快速准确识别层序地层界面对于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利用测井曲线资料对层序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小波变换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自动划分、对比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采用归一化最大能谱法确定最优尺度,利用最优尺度对应的小波系数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实现了利用GR测井曲线对层序地层单元进行自动划分。另外,通过分析Morlet和Mexihat小波基之间的差异,对比地层单元典型井的沉积特征,得出采用Morlet小波基划分地层后的分割结果更准确和稳定,更适合于序列的地层单元划分。最后,利用动态波形匹配算法,提取自动划分的层序地层单元测井曲线特征参数,通过特征参数匹配,实现层序地层单元对比。该方法对同类油田的层序识别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对改进地质研究流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冯建松冯建松李涛轩玲玲周微周微汪义莉
关键词:MORLET小波层序界面沉积旋回地层对比
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加密井井位部署新方法——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唐海油田寒武系油藏为例
2025年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唐海油田寒武系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地层能量下降快,整体采收率低,为了解决合理部署加密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井位定量优选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单井累计产油量主要受单井控制可动剩余油量、储层裂缝平均渗透率、单储层平均厚度、储层裂缝平均孔隙度以及基质平均渗透率的综合影响,其中单井控制可动剩余油量的影响最大。②井位定量优选方法为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岩心薄片等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及单井控制可动剩余油模型;通过三维地质模型、油藏数值模拟成果及单井生产动态数据相关性分析,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和综合“甜点”系数,优选综合“甜点”系数高值进行井位部署。③该方法在唐海油田T180X2区块寒武系徐庄组与毛庄组储层的井位部署中取得了较好效果,3口探井均获得较高的单井产量,全生命周期累产油20800 t,且综合“甜点”系数与单井全生命周期累产油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张庆龙毛元元冯建松袁学生周微朱福金轩玲玲
关键词:加密井
稠油油藏CO_2吞吐合理吞吐轮次被引量:13
2017年
冀东油田高浅北区稠油油藏高含水油井自2010年底实施CO_2吞吐控水增油以来,取得良好效果。但首轮吞吐失效后,面临吞吐增油量逐轮减少、换油率下降、吨油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吞吐措施效果,在明确CO_2吞吐控水增油机理和主要注采参数优化的基础上,以高浅北区某典型底水稠油油藏为例,考虑不同构造位置、水平井轨迹差异及不同采出程度,进行CO_2吞吐合理吞吐轮次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多轮吞吐效果主要受构造位置、井轨迹及含油饱和度的影响,高部位物性好的油井实施5轮次吞吐效果较好;腰部采出程度相对较低的油井可实施4轮吞吐;采出程度相对较高的油井、边部中部位油井可实施3轮次吞吐。矿场实践证实,该方法可减少无效措施工作量,实现多轮吞吐经济效益最优化。
史英盖长城颜菲周微曾悠悠李彩莲
关键词:底水油藏稠油CO2吞吐冀东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