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雪梅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灵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取栓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脑梗死预后
  • 1篇脑卒中

机构

  • 3篇灵山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宋雪梅
  • 1篇苏俊全
  • 1篇黄雪芳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2年
探讨脑卒中中心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救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脑卒中中心创建前后发挥的救治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创建前收治的溶栓病例为对照组,创建后收治的溶栓病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成功率。结果:在救治成功率上,观察组得出的数据接近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上,观察组死亡率为0.6%,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对比上,观察组的评分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对照组比较呈现出了统计学差异(P<0.01);在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更短,与对照组之间形成了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中心的创建有效提高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雪梅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年
急性脑梗死(缩为ACI)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它的死亡率比较高,即使患者接受系统化的治疗,也有很高的致残率,可能会导致偏瘫或者失语等病症。现阶段,ACI的超早期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机械取栓,获得较佳预后。为此,本文详细综述ACI的超早期治疗、溶栓治疗、血管内机械取栓等,并剖析卒中中心、卒中单元的成立意义,以此来指导ACI的治疗工作。
宋雪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溶栓治疗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均采用散射浊度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参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评估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对血清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阳性78例,阳性率为68.42%,对照组血清CRP均阴性。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为(6.51±1.95)mg·L-1,对照组血清CRP水平为(1.62±0.87)mg·L-1,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随NDS评分的下降而增高,脑梗死组各亚组间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与脑梗死预后关系密切,血清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而血清CRP水平越低则其预后越好。CRP可作为监测及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降低血清CRP水平有助于减低脑梗死发生率及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宋雪梅苏俊全黄雪芳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C反应蛋白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