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佳秀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肺癌
  • 3篇动脉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衰
  • 2篇心衰竭
  • 2篇养心
  • 2篇右心
  • 2篇右心衰
  • 2篇右心衰竭
  • 2篇预后
  • 2篇阵发

机构

  • 11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张佳秀
  • 6篇朱保成
  • 3篇石建邦
  • 2篇刘恋
  • 2篇徐非洲
  • 1篇孙午
  • 1篇刘晓峰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3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PCT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B组由经治医师按照AECOPD诊治指南及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率、二重感染率及临床有效率。A组根据影像学分为AECOPD合并肺炎组(A1组)和单纯AECOPD组(A2组),对血清PCT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二重感染例数均低于B组(P<0.05);A1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A2组(χ2=6.414,P<0.05);PCT取0.180μg/L时能鉴别AECOPD是否合并肺炎,诊断的敏感性为64.5%,特异性为7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 0.587~0.826,P=0.002)。结论 AECOPD患者入院后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天数,同时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率;血清PCT水平能协助判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炎。
石建邦吴健卫徐非洲刘恋张佳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
托伐普坦辅助贝前列素钠在肺动脉高压所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辅助贝前列素钠在肺动脉高压所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动脉高压导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投掷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钠、血钾、内分泌因子、血肌酐、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和气促缓解时间、乏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钾、血肌酐、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肌酐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血钠以及血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予以托伐普坦辅助贝前列素钠治疗时可有效提升心功能,改善症状缓解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生化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朱保成张佳秀
关键词:托伐普坦肺动脉高压血钾血肌酐
细胞毒性T9细胞与肺癌相关性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9细胞(Tc9细胞)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SCLC组)、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NSCLC组)及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白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c9细胞、白介素-9(IL-9)及白介素-9信使RNA(IL-9mRNA),并作Tc9细胞与IL-9,IL-9mRNA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SCLC组和NSCLC组IL-4,TGF-β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CLC组和NSC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SCLC组和NSCLC组的Tc9细胞、IL-9mRNA、血清IL-9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CLC组和NSC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C组和NSCLC组患者的Tc9细胞与IL-9呈显著正相关(r=0.8827,P<0.0001)、Tc9细胞与IL-9mRNA呈显著正相关(r=0.8346,P<0.001)。结论:Tc9细胞参与了肺癌的病理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9实现的。
童金凤张佳秀江政松孙午刘晓峰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静脉滴注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NSCLC中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肺部健康、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湛云飞张佳秀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T淋巴细胞
托伐普坦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2年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15例。A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贝前列素钠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托伐普坦,D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托伐普坦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4组均连续治疗20 d。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观察4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组RVEF、RVSV、RVED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RVEF高于A、B、C组,RVSV、RVEDV低于A、B、C组(P<0.05)。治疗后,4组PaO_(2)、Pa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PaO_(2)低于A、B、C组,PaCO_(2)高于A、B、C组(P<0.05)。治疗后,4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SF-36评分高于A、B、C组(P<0.05)。4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肺动脉高压致右心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生活质量,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朱保成张佳秀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托伐普坦血气指标
中和思想指导下苇茎汤治疗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 在中和医派思想的指导下探讨苇茎汤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苇茎汤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FVC、FEV1、FEV1/FVC、PEER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苇茎汤能够提高胸腔积液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肺循环及气道阻塞,提高重症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张佳秀朱保成
关键词:痰饮胸腔积液苇茎汤中医药疗法
基于中和医派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研究中和派思想指导下,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所致右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患者11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西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3组均治疗28 d,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59%(35/3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9.19%(33/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联合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低于西药组及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NT-proBNP、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NT-proBNP、β2-MG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托伐普坦治疗肺动脉高压伴右心衰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β2-MG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朱保成张佳秀
关键词:肺胀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丹参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现状调查及预后初探
2025年
目的调查慢阻肺合并肺癌诊断现状,比较临床特征,探讨慢阻肺合并NSCLC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979例首诊原发性肺癌患者,分为单纯肺癌组833例,慢阻肺合并肺癌组146例,慢阻肺合并NSCLC组123例。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诊断现状、临床特征、GOLD分级和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探讨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诊断现状:确诊率、未诊断率:14.91%、30.13%。临床特征:慢阻肺合并肺癌组男性、年龄≥65岁、有吸烟史、中央型肺癌、鳞癌患者比例均高于单纯肺癌组(P<0.05)。预后分析:全组中位OS 14.02月,12、24、36月生存率分别:59.14%、26.72%、17.31%。GOLD分级生存分析:Ⅰ级、Ⅱ级、Ⅲ/Ⅳ级中位OS分别:18.96月、13.08月、7.96月,Log-Rank比较P=0.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65岁、低BMI、PS评分≥2分、TNMⅢ、Ⅳ期、GOLDⅡ、Ⅲ/Ⅳ级和放化疗、保守治疗是影响慢阻肺合并NSCL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癌确诊率低,未诊断率高,肺癌中男性、年龄≥65岁、有吸烟史、中央型肺癌、鳞癌易合并慢阻肺,合并慢阻肺影响NSCLC患者总体生存率和预后。
吴漫吴健卫徐非洲石建邦张佳秀刘恋湛云飞左文文芦胜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预后
中和医派养心定悸胶囊预防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房颤复发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中和派理论指导下的养心定悸胶囊预防阵发性房颤患者单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单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养心定悸胶囊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术后阵发性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复发率、EHR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能够有效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率,减轻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收益。
朱保成张佳秀
关键词:心悸阵发性心房颤动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盐酸胺碘酮片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盐酸胺碘酮片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4例。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胺碘酮单药组患者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胺碘酮单药组基础上联合养心定悸胶囊,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值)、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LAESV)]、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及随访6个月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胺碘酮单药组(95.45%vs.70.45%,χ^(2)=9.724,P=0.002)。治疗3个月后,2组LAD、LAEDV、LAESV小于治疗前,LAEF、E/A值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缩小/升高幅度大于胺碘酮单药组(P<0.01);2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胺碘酮单药组(P<0.01);2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胺碘酮单药组(P<0.01)。联合用药组随访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4.55%,低于胺碘酮单药组的18.18%(χ^(2)=4.062,P=0.044)。胺碘酮单药组与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vs.4.55%,χ^(2)=0.179,P=0.672)。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采用养心定悸胶囊联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可增强疗效,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朱保成张佳秀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胺碘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