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
-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清肺通络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干咳被引量:5
- 2017年
- 邪郁肺络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机关键,贯穿整个病程的急性期和迁延期,而热郁肺络则是MPP干咳的病机关键。针对热郁肺络,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的干咳病机,治疗中以清肺通络为治疗原则,以清肺化痰,清中有润;疏通肺络,开郁散结;肃降气机,肺胃兼顾为其治法。急性期痰热阻络,肺津已伤者,以清肺化痰、肃降肺气为主,滋阴润肺为辅,并佐以通络散结;迁延期痰热未清,肺津耗伤,以滋阴润肺、肃降肺气为主,清肺化痰为辅,并佐以通络散结。根据患儿在不同时期不同临床证候,辨证施治,或以清化为主,或以清润为主,或以肃降为主,或以通络开郁为主,再随症加减,使痰热得清,肺络得通,宣肃得复,诸症得除。
- 程燕张赛
- 关键词:干咳肺炎支原体肺炎
- 调和肝脾方对复合因素致支原体肺炎肝强脾弱大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调和肝脾中药对模型大鼠气道反应性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模型组、空白组、西医组、中药组。采用滴鼻法对实验大鼠进行MP(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采用夹尾+冷冻+大黄灌胃多因素复合造成脾虚肝旺证模型;分别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以不同浓度乙酰胆碱(Ach)经颈静脉注射刺激大鼠,测量吸气气道阻力(RL)、动态顺应性(Cdyn)及第0.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1)等肺功能指标,反映动物气道反应性。结果:中药组、西医组、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IL-4、INF-γ表达显著降低,中药组与西药组比,无显著差异;以较高浓度Ach(0.1、0.2mg/kg)激发大鼠时,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RL更低、Cdyn更高,但是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EV0.1则在各个时点,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结论:调和肝脾中药在改善肺功能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方面和西药作用相当,且具有越高质量浓度Ach刺激,改善作用越为明显的趋势。中药可以纠正INF-γ、IL-4免疫指标失衡,降低Th1及Th2类细胞因子的高表达,而且以降低Th2类因子更为明显。
- 陈慧程燕刘薇薇张赛崔蕾李丽丽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证候模型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 中医诊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概况被引量:51
- 2016年
-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pneumonia,MPP)是儿科常见病,部分MPP患儿不仅可出现严重的肺部病变,尚可发生其他脏器损伤,引起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结合中医治疗比单用西药,疗效更显著。文章通过总结众医家中医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名、病机的认识及对支原体的治疗,更系统全面的分析了中医对支原体肺炎疾病从辨证到辨病再到治疗的整个辨证施治的思维。
- 张赛程燕
-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诊疗
- 调和肝脾方对复合因素致支原体肺炎脾虚肝旺大鼠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调和肝脾中药对支原体肺炎脾虚肝旺证大鼠气道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滴鼻法对实验大鼠进行MP(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采用夹尾+冷冻+大黄灌胃多因素复合造成脾虚肝旺证模型;治疗组给予调和肝脾方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4、IFN-γ、IL-2、IL-6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余两组IL-4和IFN-γ均有升高;治疗组IL-4及IFN-γ水平较模型组下降,而其IFN-γ/IL-4较模型组升高。模型组BALF中IL-2水平与空白组比较下降,而IL-6水平升高;治疗组IL-2的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上升,而其IL-6的水平下降;治疗组IL-2和IL-6含量与空白组相当。结论:中药对IL-2、IL-6两种细胞因子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另外,中药虽然可以降低INF-γ、IL-4,但是仍然未达到空白组水平;主要是纠正二者比值方面更加明显,即中药在调整Th1/Th2细胞失衡方面效果更佳。
- 陈慧程燕杨莉颖崔蕾张赛田晨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IL-2IFN-ΓIL-4
- 程燕辨证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用药特色被引量:8
- 2015年
- 总结程燕教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和辨证治疗的用药特色。程燕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痰壅气阻,肺气郁闭,临床以痰湿闭肺和痰热闭肺两证为主辨证施治。程燕教授用药特色为:表里同治,解表定喘;开闭解郁,宣降肺气;标本同治,清除痰饮。针对治痰法,提出治痰四要点:从肺脾肾三脏入手;以顺气为先;必用消食开胃药;善用虫类药,从风、痰、络论治。
- 张赛程燕
- 关键词:痰热闭肺
- 自拟健脾导滞方治疗小儿肠易激综合征经验被引量:1
- 2015年
- 小儿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多发于婴幼儿或5-10岁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降低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认为其病机为肝郁脾虚、寒热错杂,采用自拟健脾导滞方温中健脾、通降气机,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患儿痛苦。
- 李家民陈慧张赛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名医经验
- 常见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评价研究进展
- 2025年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具有异质性,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目前针对哮喘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深入探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开发新型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然而,至今仍没有一种理想的哮喘动物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复刻人类哮喘发生与发展的所有特征。本文对近5年来哮喘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综述了常见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豚鼠)、常见致敏剂(包括卵清蛋白、屋尘螨、脂多糖、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用常见实验动物及致敏剂建立哮喘动物模型的方法,并对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客观评价。本文总结了哮喘模型的评价指标,涉及行为学、肺功能、病理学、免疫学、药效学等多个方面。难治性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方式虽尚未完善,但通过相关文献检索,总结了难治性哮喘动物模型造模的几种思路,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笔者推测未来哮喘动物模型的研究将更加聚焦于临床相关性、技术创新以及多学科融合。具体而言,未来哮喘动物模型将通过多重致敏原联合诱导并应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提升模型的临床相关性,实现模型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使用生物成像、传感技术动态监测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等相关反应,甚至可利用芯片技术寻找动物模型替代方法,最终致力于开发出更能模拟人类哮喘复杂性和异质性的多因素复合模型。
- 罗世雄张赛陈慧
- 关键词:哮喘动物模型评价指标
- 程燕教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经验被引量:2
- 2015年
- 总结程燕教授运用中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经验。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不及时可致肺气肿和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独特优势。程燕教授认为,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机关键乃肺气郁闭,临床以痰湿闭肺和痰热闭肺两证为主,治疗上以宣肺开闭,肺脾同调,表里同治为原则。并举程燕教授中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例,具有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缩短病程功效。
- 张赛程燕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