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菁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住院治疗的90例肝病患者,其中HCC患者30例(HCC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组),肝硬化患者30例(肝硬化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AFP和PIVKA-Ⅱ的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AFP和PIVKA-Ⅱ在诊断HCC中的临床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AFP和PIVKA-Ⅱ的相关性。结果:HCC组患者血清中的AFP和PIVKA-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组和肝硬化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和0.838;PIVKA-Ⅱ诊断HCC的敏感性(90.00%)和特异性(93.30%)均高于AFP的敏感性(70.00%)和特异性(91.70%);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在各组患者中PIVKA-Ⅱ与AFP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IVKA-Ⅱ检测对HCC的诊断价值优于AFP,可作为HCC的血清标志物。
- 彭菁焦方舟李汛杨凡王鲁文
- 关键词:肝细胞癌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
- 肝衰竭人工肝 (DPMAS 联合 PE) 治疗中低血压原因及护理效果探讨
- 2022年
- 探讨肝衰人工肝治疗环节中低血压的原因及养护对策。方法:选 取 2021 年 1 月 -2021 年 10 月在医院进行人工肝治疗的 76 例肝衰病人,随机分成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8 例,各自实行系统性低血压养护与常规养护,对比两队低血压 出现率。结果:观察组人工肝治疗环节中低血压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衰病人人工肝治疗环节中加强养护干预,运用系统 性干预方法,有助于降低低血压的产生。
- 张曼彭菁
- 关键词:肝衰低血压人工肝治疗
- 递进式教学在感染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递进式教学方法在感染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2011年6月的52名实习护生实行递进式教学,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实习护生能较快适应此教学方法,克服了对感染科的恐惧心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各项评价效果满意。结论:递进式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护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又可以提高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 彭菁林珍
- 关键词:递进式护理教学感染科
- 团体认知行为管理对肝衰竭患者焦虑水平、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管理对肝衰竭患者焦虑水平、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1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认知行为管理。由专人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慢性肝病问卷(CLDQ)调查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AMA、PSSS、CL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SSS及CLD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认知行为管理有助于减轻肝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余雅奇卢梅张曼彭菁王鲁文
- 关键词:肝衰竭焦虑水平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短期疗效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ETV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随访48周。分析治疗24和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在治疗24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55%和50%、HBV-DNA转阴率分别是70%和57.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2. 5%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654、0. 245和0. 556);在治疗48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82. 5%和75%、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85%和82.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10%和12.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412、0. 762和0. 723)。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 彭菁焦方舟李汛杨凡王鲁文
- 关键词:替诺福韦恩替卡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