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昱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化学特征
  • 1篇地层单位
  • 1篇地质公园
  • 1篇地质遗迹
  • 1篇滇东南
  • 1篇东南
  • 1篇岩群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地球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 1篇优先权
  • 1篇右江盆地
  • 1篇早泥盆世
  • 1篇石地
  • 1篇酸性
  • 1篇铁质岩

机构

  • 8篇广西区域地质...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戴昱
  • 3篇潘罗忠
  • 2篇覃小锋
  • 2篇陆刚
  • 2篇白晓
  • 2篇钟锋运
  • 2篇唐专红
  • 2篇潘艺文
  • 1篇张能
  • 1篇何劲松
  • 1篇王葆华
  • 1篇胡荣国
  • 1篇刘希军
  • 1篇许继峰
  • 1篇同锐灵
  • 1篇文件生
  • 1篇李政林
  • 1篇倪战旭
  • 1篇蒋宗林
  • 1篇彭展

传媒

  • 2篇世界有色金属
  • 2篇南方国土资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金属通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南方自然资源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西环江县九逢锡矿床锡石碎裂特征及剪切作用分析
2020年
本文通过对广西环江县九逢锡矿锡石的赋存形式、碎裂特征、热液迁移及剪切变形相关性分析,认为该锡矿床中锡石矿物主要赋存于石英脉、蚀变砂岩及云英岩中.其中云英岩上、下盘石英脉中的锡石为主要赋存形式,且至少经历了自形结晶→矿物破碎→热液短距离迁移→快速冷凝结晶阶段.锡石主要以粗粒(>100μm)、细粒(10~100μm)和微细颗粒(<10μm)三种状态存在.根据锡石内裂隙构造特征,认为碎裂锡石矿物的作用前期为左行剪切,以脆性碎裂为主,后期以韧性碎裂溶蚀为主,具有右行和左行特征,且携带锡石的热液在受到后期的韧性剪切有一定的改造作用.
戴昱潘罗忠蒋艳玲同锐灵吴庆杰金靖杰范汝海
关键词:锡石
右江盆地构造属性及地幔特征:来自凭祥基性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2
2019年
对凭祥辉绿岩岩石进行了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辉绿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具有低SiO2(46.27%~47.39%)和高MgO(5.46%~7.18%)的特征;相对富集LREE亏损HREE,(La/Yb)N为4.37~9.45,δEu为0.98~1.08,无明显Eu异常;具有Sr的正异常,呈现出从E-MORB向OIB过渡的地球化学特征。辉绿岩的(87Sr/86Sr)i为0.705568~0.706617,εNd(t)为-0.65^+1.69,具有向富集地幔Ⅱ(EMⅡ)演化的趋势,揭示了其源区来自于轻微亏损的MORB型软流圈地幔至OIB型富集地幔的过渡源区。La/Sm-Sm/Yb判别图指示了基性岩来自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结合Th/Yb-Ta/Yb判别图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凭祥基性岩可能形成于古特提斯洋俯冲体系与峨眉山地幔柱相互作用引起的弧后拉张环境。
文雅倩刘希军李政林李政林王葆华许继峰胡荣国王葆华戴昱
关键词: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右江盆地
大化瑶族自治县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2025年
大化瑶族自治县地质遗迹丰富,以往学者对该县地质遗迹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七百弄地质公园中,其他地区则相对较少。此次调查结合“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旅游地质及矿泉水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对大化瑶族自治县地质遗迹景观进行调查、评价与分析,掌握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现状,寻找和发现新的地质遗迹,对新发现的地质遗迹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大化瑶族自治县全域地质旅游的开展提供依据。
肖宇戴昱潘贤武吴庆杰
关键词:地质遗迹
滇东南板仑磁铁矿集区矽卡岩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2024年
位于华夏、扬子和印支板块交接部位的滇东南板仑磁铁矿集区属于个旧-文山-德保矽卡岩型锡钨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该区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少量的研究工作,但对矽卡岩的成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这严重制约了对该矿集区内矽卡岩成因的认识及磁铁矿找矿潜力的准确评价。本文以矿集区内最为典型的坤洪和洞哈磁铁矿床的矽卡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矽卡岩及相关岩石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借助LA-ICP-MS和EPMA等方法手段,重点对矽卡岩及相关岩石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矽卡岩的成岩成矿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早期进变质矽卡岩阶段、晚期退变质矽卡岩阶段和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等3个阶段;(岩浆)热液成因的硅质岩条带与晚二叠世OIB型基性杂岩体(即“半瓦型”岩体)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蜘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与中三叠世岛弧型中-基性杂岩体(即“安定型”岩体)的模式曲线较为相似,均显示出Nb、Ta、P和Ti等元素明显亏损的特征;矽卡岩的模式曲线与硅质岩条带的模式曲线也较为相似,且含矿矽卡岩比无矿矽卡岩无论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还是模式曲线上均更加接近于硅质岩条带。矿物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世代石榴石属于钙铁-铁铝-钙铝榴石系列(And80-83Alm9-11Gro5-7),含较多的钙铝榴石(Gro);而第二世代石榴石属于钙铁-铁铝榴石系列(And86-93Alm6-12),基本上不含或仅含极少量的钙铝榴石(Gro);由早期辉石→晚期辉石,辉石端员组分中钙铁辉石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而透辉石的含量则具显著增加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形成矽卡岩的热液流体主要来源于中三叠世岛弧型中-基性杂岩体;矽卡岩型磁铁�
李睿昱覃小锋王宗起戴昱戴翔毕婧怡李东任赵钰磊
关键词:矽卡岩矿物学地球化学滇东南
老挝沙耶武里地区纳克汗(B.Nakhan)剪切带岩石有限应变特征及其与金成矿关系探讨
2018年
本文通过对老挝沙耶武里地区纳克汗(B.Nakhan)剪切带进行岩石学、构造样式、动力学及运动学分析,认为该剪切带应变型式以K<1的挤压型应变为主,表明其形成于挤压环境。带内构造岩的矿物组合以绿片岩相为主,变形温度为250℃~300℃,为一条具多期活动的低温绿片岩相具右旋逆冲型韧性剪切带。同时,在区域上纳克汗(B.Nakhan)剪切带与已发现的金矿带分布位置关系密切,空间上属于韧脆性区—脆性区域,这为下一步研究沙耶武里地区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点方向。
潘罗忠戴昱唐专红蒋艳玲倪战旭范汝海
关键词:剪切带金成矿带
桂西红泥坡酸性岩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2021年
广西西部德保县红泥坡酸性岩群岩性以中细粒、细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为主,呈小岩株、岩脉、岩枝产出,本文报道了其与下泥盆郁江组侵入接触关系的发现。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红泥坡酸性岩群具有酸度大、碱质高、钾大于钠、铝过饱和的特点,属于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负Eu异常明显,轻重稀土分馏较强。岩浆源区以成熟的泥质岩为主,其中并可能具弱Ce正异常的沉积物参与部分熔融,形成于中浅成相的大陆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形成时代晚于早泥盆世,具有较大的Sn成矿潜力。
陆刚钟锋运魏春夏冉孟兰戴昱白晓潘艺文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早泥盆世
湘西长界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湘西通道县长界地区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与桂北龙胜县三门街地区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一样具有典型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应为会聚板块边缘岩浆作用的产物。文章结合相邻地区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桂北—湘西地区存在有被小洋盆相隔的岛弧地体,桂北—湘西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能主要是扬子板块东南缘洋陆俯冲—消减过程的地质记录,而非地幔柱岩浆作用的产物。
文件生覃小锋彭展唐专红张能戴昱蒋宗林
关键词:地球化学
关于统一领薅组的同名异字问题的探讨
2020年
领薅组在运用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了3种写法——领薅组、领?组和领好组。这是一种同一名称的同一地层单位,出现用字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名异字。文章提出以中国地层委员会确立的地层单位命名的优先权原则作为处理同名异字问题的基本原则。
钟锋运陆刚白晓潘艺文何劲松戴昱范娜
关键词:优先权地层单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