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朋

作品数:6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软弱
  • 3篇软弱夹层
  • 2篇支护
  • 2篇支护巷道
  • 2篇巷道
  • 2篇力学模型
  • 2篇锚杆
  • 2篇锚杆支护
  • 2篇锚杆支护巷道
  • 1篇顶板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瓦斯
  • 1篇瓦斯预测
  • 1篇网络
  • 1篇煤矿
  • 1篇矿井
  • 1篇矿井瓦斯
  • 1篇多元线性回归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曹朋
  • 3篇陈斌
  • 3篇刘安秀
  • 1篇郝蒙蒙
  • 1篇王佳佳

传媒

  • 1篇煤炭技术
  • 1篇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山西焦煤科技

年份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的矿井瓦斯预测模型应用被引量:15
2011年
矿井瓦斯涌出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经研究表明,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含量、煤层间距、日进度及日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的主要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理论,分别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兼顾了多元回归分析的非线性特性和神经网络的时序特性,通过具体的实例研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预测结果。结果显示,组合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有较高的拟合度,可靠性高。
曹朋郝蒙蒙王佳佳
关键词:矿井瓦斯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
煤矿软弱夹层特性分析及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软弱夹层作为一种十分不利的地质现象,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是水利、煤矿等工程建设的重要安全隐患。在分析软弱夹层成分组成、厚度等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强度低、易泥化等力学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软弱夹层在流变渗透等情况下的本构关系,论述了煤矿中常见软弱夹层力学性质的测试,结合矿山岩体力学中的本构理论,建立了软弱夹层的本构模型,完善了软弱夹层的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典型锚杆支护巷道含软弱夹层顶板的失稳状况分析。
陈斌曹朋刘安秀
关键词:煤矿软弱夹层本构模型
典型锚杆支护巷道含软弱夹层顶板组合梁模型新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分析了锚杆支护巷道的悬吊理论和围岩强度强化理论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含软弱夹层巷道锚杆支护的预应力围岩强化组合梁理论。锚杆的预应力越大,岩石的围压越大,围岩强化作用越明显,同时锚杆的预应力减小了梁的弯曲挠度,有助于防止顶板离层。借助岩石力学的本构理论,推导出巷道预应力围岩强化组合梁的本构模型和本构方程,进一步分析了软弱夹层位于锚杆锚固区内、锚杆锚固区边缘、锚杆锚固区外等3种条件下的锚杆支护情况。
刘安秀曹朋陈斌
关键词:锚杆支护软弱夹层力学模型
典型锚杆支护巷道软弱夹层顶板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了当前锚杆支护巷道的几种力学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详细探究了含软弱夹层巷道锚杆支护的预应力围岩强化组合梁理论,锚杆对巷道顶板起到悬吊作用、组合拱作用、加固作用等,锚杆的预应力越大,岩石的围压越大,围岩强化作用越明显,使巷道受力从类似单轴受压向三轴受压转换越明显。借助岩石力学的本构理论,推导出巷道预应力围岩强化组合梁的本构模型和本构方程,进一步分析了软弱夹层位于锚杆锚固区内、锚杆锚固区边缘、锚杆锚固区外等三种条件下的锚杆支护情况。
刘安秀曹朋陈斌
关键词:锚杆软弱夹层力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