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倩玉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多糖
  • 1篇多糖提取
  • 1篇亚甲蓝
  • 1篇氧杂
  • 1篇氧杂蒽
  • 1篇药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牛血清白蛋白
  • 1篇喹诺酮
  • 1篇喹诺酮类
  • 1篇喹诺酮类药
  • 1篇喹诺酮类药物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苦苣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类似物
  • 1篇类药

机构

  • 3篇辽宁大学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3篇王新
  • 3篇刘彬
  • 3篇李倩玉
  • 2篇许明玲
  • 1篇何玲玲
  • 1篇刘阳
  • 1篇高博

传媒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药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苦苣多糖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以苦苣为主要原料进行苦苣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采用水提法,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对苦苣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苦苣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浸提时间3 h、浸提温度80℃.
王新景姣姣许明玲李倩玉董博阳刘彬
关键词:苦苣多糖
亚甲蓝类似物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合成3种亚甲蓝类似物3,7-二(二正丙胺基)-吩噻嗪-5-鎓碘化物、3,7-二(二正丁胺基)-吩噻嗪-5-鎓碘化物和3,7-二(二正戊胺基)-吩噻嗪-5-鎓碘化物,并研究模拟生理条件下这3种亚甲蓝类似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1H-NMR及MS对这3种亚甲蓝类似物进行结构表征,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这3种亚甲蓝类似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3种亚甲蓝类似物和BSA相互作用形成了蛋白质-药物复合物并猝灭其固有荧光,亚甲蓝类似物与BSA相互作用过程的ΔG^0<0,亚甲蓝类似物与BSA荧光残基间的距离r均小于7 nm。结论亚甲蓝类似物和BSA相互作用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二者之间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表明BSA与亚甲蓝类似物之间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甲蓝类似物与BSA的相互作用导致BSA构象发生变化。
景姣姣刘彬刘阳高博李倩玉许明玲何玲玲王新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声敏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声敏剂的结构修饰及筛选声动力活性更好的声敏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声动力疗法""声敏剂""构效关系""Sonodynamic therapy""Sonosensitizer""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0年1月-2017年6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Onli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卟啉类衍生物、氧杂蒽类化合物、吩噻嗪类化合物、喹诺酮类药物等声敏剂的构效关系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09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目前研究较多的卟啉类声敏剂包括血卟啉、原卟啉Ⅸ、镓卟啉等。而后,经过对其逐步的结构修饰与改造,在保留了卟啉类化合物良好的肿瘤定位和潴留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了其光毒性,如卟啉类衍生物DCPH-P-Na(Ⅰ)和锰卟啉等,表明卟啉类衍生物的声动力活性可能取决于侧链结构而不是中心金属配位离子。在荧光素结构中的苯环上引入供电子的—CH2NR2基团可降低其声动力活性,而在荧光素结构的苯环上引入硝基、溴、碘等吸电子基团可增强其声动力活性。氧杂蒽类化合物两亲性的提高,可提高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特异性,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在吩噻嗪类化合物中,盐酸异丙嗪和盐酸二氧丙嗪的声动力活性强于亚甲蓝,说明在吩噻嗪的3位和7位引入胺基有利于增强其声动力活性。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盐酸洛美沙星、司帕沙星、水合加替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具有声动力活性,在喹诺酮类药物洛美沙星结构上连接聚乙二醇会提高其肿瘤聚集能力。对现有光敏剂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是今后设计与开发声敏剂的一条重要途径。
景姣姣王新李倩玉何玲玲刘彬牛华英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