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运胜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系统设计
  • 1篇离散元
  • 1篇库岸稳定
  • 1篇库岸稳定性
  • 1篇基于GIS
  • 1篇GIS

机构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广西水利电力...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2篇张发明
  • 2篇李运胜
  • 1篇安如
  • 1篇黄宇
  • 1篇余成
  • 1篇张万奎
  • 1篇梁欣

传媒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库区岸坡稳定性评价系统设计
2013年
针对水库建设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库岸塌岸、滑坡等地质灾害,提出了适当的评价指标并确定了权重和隶属度,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库岸塌岸、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基于ArcGIS平台的AE组件,采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语言C#构建了库岸稳定性评价系统,实现了库区基础地质信息的显示、浏览和库岸塌岸、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价功能.
李运胜张发明安如黄宇梁欣
关键词:库岸稳定性GIS
倾倒变形岩体发育强度与极限深度的确定方法被引量:13
2015年
以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倾倒变形岩体为例,根据倾倒变形岩体的宏观地质特征及其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系统分析了影响倾倒变形岩体发育的地质因素。运用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岩体变形强度的影响程度,并与实际边坡开挖揭露的岩体变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发生岩体变形的控制因素、变形发展过程的时间效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岩体发生倾倒变形的外部因素是重力、地应力、卸荷方向与卸荷强度,提出了倾倒变形极限深度的概念。通过地质成因分析、离散元数值分析和理论公式推导,建立了由地表变形弯折强度确定变形随深度变化的计算模型,为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系统锚索深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张发明张万奎王文远黄德凡李运胜余成
关键词:离散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