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瑞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功能性消化不...
  • 2篇腹泻型
  • 2篇腹泻型肠易激...
  • 2篇肠易激
  • 2篇肠易激综合征
  • 1篇代谢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输出量
  • 1篇阳虚
  • 1篇阳虚型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改善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炎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机构

  • 7篇惠州市中医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梁瑞华
  • 5篇凌家生
  • 4篇张慧勤
  • 1篇王海燕
  • 1篇邹振宇
  • 1篇黄献华
  • 1篇徐慧平
  • 1篇陈洪
  • 1篇张丽霞

传媒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扶阳固土法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观察扶阳固土法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扶阳固土中药方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餐后饱胀不适、腹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餐前、餐后胃动过缓及胃电节律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扶阳固土法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动力恢复。
凌家生梁瑞华张慧勤黄献华陈洪
关键词: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改善疗效
透邪解毒方治疗胃肠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透邪解毒方治疗胃肠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胃肠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透邪解毒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IBS-BSS和IB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大便性状、频次、腹痛腹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便性状、频次、腹痛腹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10、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TNF-α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BS-BSS、IB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BS-BSS、IBS-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邪解毒方辅助西药治疗胃肠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凌家生谭文涛林浩梁瑞华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心输出量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心输出量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正常组,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IES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心指数。结果:轻、中、重度组LVEF、CO、CI均显著低于正常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lt;0.01);且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者,LVEF、CO、CI越低,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P&lt;0.05)。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与心输出量呈正相关,与C反应蛋白成负相关。结论:心输出量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及干预的依据。
徐慧平邹振宇梁瑞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认知功能障碍心输出量C反应蛋白
健脾利水汤联合螺内酯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健脾利水汤联合螺内酯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惠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给予控制水和钠盐摄入、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螺内酯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利水汤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临床指标、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小便少、腰膝酸软、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腹胀、浮肿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腹围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4 h尿量增加,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AST、ALT、TBIL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治疗后ALB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T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螺内酯,健脾利水汤联合螺内酯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谭文涛凌家生张慧勤梁瑞华
关键词:螺内酯肝硬化腹水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分析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以及胃肠激素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给予传统西药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中药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胃肠激素情况。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胃肠激素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效改善胃肠激素,具有推广价值。
梁瑞华凌家生张慧勤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
健脾祛湿消脂方治疗脾虚湿阻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
2025年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消脂方(JQXF)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在惠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脾虚湿阻型MASH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易善复口服,每次456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JQXF口服治疗,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指标:(1)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数值;(2)肝功能及糖脂代谢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4)中医证候积分。(2)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筛选JQXF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筛选MASH疾病相关靶点;对MASH疾病相关靶点与JQXF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即为JQXF治疗MASH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 12.0平台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 3.10.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核心靶点”网络,筛选出JQXF治疗MASH的关键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通过DAVID平台对潜在作用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LT、AST、GG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肝脏CAP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AP值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TG、LDL-C、FINS水平
梁瑞华吴小叶张丽霞王海燕
关键词:脾虚湿阻型网络药理学
扶阳温中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采用扶阳温中健脾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多潘立酮、奥美拉唑与谷维素)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扶阳温中健脾法(桂附理中汤加味、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情况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早饱、食欲减退、胃烧灼感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扶阳温中健脾法对FD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梁瑞华凌家生张慧勤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参附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