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源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四川富顺沿滩两地结核病患者健康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 2015年
- 目的调查四川省富顺县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相关核心知识、关键行为及防护技能的知晓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3位结核病患者结核相关核心知识、关键行为等方面内容。结果 46.31%的人不知道结核病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43.84%的人不知道结核病的规范疗程;46.80%的人不知道如果不规范治疗有可能成为耐药型结核病;68.97%的人知道国家有关结核病的诊疗政策。结论四川省结核病患者结核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该根据患者特点,选择适宜的时机,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遵从医嘱的依从性。
- 刘兆炜李珊宁柱田丰源李志新赵莉
- 关键词:结核病患者健康知识
- 德尔菲法探讨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的方法,拟建立评价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phi法)确定评估乡镇卫生院计划免疫工作的指标体系。通过第1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筛选指标、修改指标的具体表述;在第2轮咨询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第1轮、第2论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4%,91.5%。专家权威系数为0.9052,协调系数为0.4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轮咨询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于建立免疫规划工作评价体系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张正东刘萍张斌周敏田丰源卢俊李丽娜刘娅袁萍
-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 四川省富顺县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分析
- 2015年
-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评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结核病患者遵医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四川省富顺县结核病患者100人和92人,并在未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地区调查100人作为空白对照。主要包括结核相关核心知识、关键行为等方面内容。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空白对照人群相比,核心知识掌握得更好,核心行为形成得更多,相关态度的正向改变更大,且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结核病患者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患者遵从医嘱的依从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刘兆炜李珊宁柱田丰源李志新赵莉
- 关键词: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
- 体检者2 373例体质指数与血压血脂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自贡市健康体检人群血压、血脂受体质指数的影响状况,为有效开展控制血压、血脂健康教育和预防心血管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16-1/2016-12在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的2 373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血脂、血压和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人群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5.6%(607/2 373)和5.9%(140/2 373)。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率分别为18.9%(448/2 373)、33.8%(801/2 373);BMI由正常向超重和肥胖组发展时,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高血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_(收缩压)~2=338.762,P<0.01;χ_(舒张压)~2=314.211,P<0.01);甘油三脂、胆固醇偏高的构成比随着BMI向超重和肥胖组发展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甘油三脂)~2=117.651,P<0.01;χ_(胆固醇)~2=36.736,P<0.01)。结论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受体质指数的影响显著;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有益于人群的健康。
- 田丰源胡雄叶兆丹
- 关键词:体质指数血压血脂
- 2011—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为了解自贡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特征,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2023年7月现住址为自贡市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信息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2011—202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6例,其中恶性疟占61.5%(16/26)、间日疟占30.8%(8/26)、混合感染(恶性疟+卵形疟)占7.7%(2/26)。所有报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境外停留时间62 d~6年。感染来源主要为非洲(占76.9%,20/26),呈现夏季、冬季多的趋势。报告的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富顺县和荣县,病例以男性(占92.3%,24/26)、农民工(占69.2%,18/26),病例年龄20~50岁为主。报告病例从回国到发病时间中位数为7 d,88.0%(22/25)的报告病例回国后14 d内发病;发病到初诊时间中位数为1 d,发病后3 d内就诊率为80.8%(21/26),84.6%(22/26)的病例到县级及以上机构进行初诊,病例初诊确诊率为69.2%(18/26)。提示自贡市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断能力有待提高,应加强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和疟疾高流行区返回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尽早发现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 李春燕张福艳史鹏田丰源
-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调查
- 四川省自贡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自贡市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季节消长及其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指导杀虫剂选择和使用,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5-10月在白纹伊蚊活动高峰期,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双层叠帐法对自贡市白纹伊蚊密度进行监测,并在全市范围内使用幼虫富集法和人诱成蚊吸蚊器吸取法采集野外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经实验室混合饲养至F1代,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分别测定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采用改良寇氏法(Karber氏法)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贡市白纹伊蚊活动高峰期为7-10月,全年BI平均值为8.50,帐诱指数平均值为4.50只/(顶·h)。自贡市全年白纹伊蚊密度呈单峰曲线分布,9月最高,不同环境容器间白纹伊蚊平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094,P=0.231)。白纹伊蚊幼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和溴氰菊酯呈现中等抗药性,对双硫磷和敌敌畏敏感;成蚊对溴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处于可疑抗性水平,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敏感。结论自贡市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相对较低,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本次监测结果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合理用药,提高控制效果。
- 李春燕田丰源凌远农肖崇堃张福艳
- 关键词:白纹伊蚊化学杀虫剂抗药性
- 四川省自贡市主要媒介蚊虫密度及其对杀虫剂抗药性监测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了解自贡市媒介蚊虫的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变化规律,并对自贡市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对常见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为科学选择和使用杀虫剂,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采集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经实验室饲养后,采用成蚊接触筒法分别测定试虫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利用Excel 2010软件对2018—2020年自贡市媒介蚊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自贡市监测点年均蚊密度分别为1.11、10.71、4.81只/(灯·h),2018—2020年自贡市全年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均呈现单峰型,7月最高,不同生境间蚊密度差异明显,牲畜棚蚊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马拉硫磷、杀螟硫磷、毒死蜱、残杀威、噁虫威24 h致死率分别为70.71%和3.85%、26.53%和1.68%、19.79%和1.94%、40.80%和0.81%、97.98%和3.85%、100.00%和7.52%、100.00%和66.34%、96.15%和33.60%、100.00%和71.43%。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产生抗药性,对马拉硫磷、残杀威产生可疑抗性,对毒死蜱、杀螟硫磷、噁虫威敏感;致倦库蚊对所有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 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较高抗药性。应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减少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蚊密度控制效果。
- 李春燕田丰源凌远农杜雨
- 关键词: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化学杀虫剂抗药性
- 自贡市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自贡市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现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控制以及相关知识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自贡市年龄≥15岁的城乡人群5 545人,开展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贡市1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4.04%,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84%、39.01%和25.43%,多数患者为有助控制血压,采取戒烟、限酒等非药物措施,高血压人群与非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贡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偏低,需要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 田丰源周世熙张斌周敏
-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
- 2021年自贡市蟑螂密度及德国小蠊抗药性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了解自贡市本地不同生境蟑螂种群结构、密度情况及德国小蠊抗药性,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粘捕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使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抗药性。结果 2021年自贡市粘捕率为36.48%,密度为3.63只/张,密度指数为9.95只/张;不同生境中蟑螂密度存有差异(χ^(2)=14.00,P=0.003),餐饮外环境密度最高。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残杀威、敌敌畏抗性倍数分别为51.145、0.731、1.872倍。结论 德国小蠊是自贡市蟑螂优势种群,对溴氰菊酯产生高度抗性。
- 田丰源刘钰洁凌远农杜雨郑东海
- 关键词:蟑螂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