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波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8-2010年广元市城区食(饮)具消毒现状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广元市城区食(饮)具消毒状况,为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广元市城区部分餐饮单位的食(饮)具,碗、筷、茶杯、酒杯等样品进行大肠菌群定性检测。结果 2008-2010年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3.5%、83.7%和86%,2008-2010年总合格率为84.6%,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为86%,合格率较高,中、小型餐饮单位合格率分别为83.4%、83.3%,合格率较低。结论广元市城区食(饮)具消毒合格率总体不高。
- 胡晓波
- 关键词:食(饮)具消毒合格率
- 2018-2021年广元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被引量:12
- 2023年
-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广元市户籍居民的死亡水平,分析死因分布,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导出的2018—2021年广元市户籍居民死亡报告卡基本信息,户籍人口数据由四川省公安厅提供,使用Excel 2013、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8—2021年广元市户籍人口数为11 951 734人,年均2 978 513人,男女性别比1.05∶1,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13.64%、14.41%、15.15%和15.87%。共报告户籍死亡人数78 722例,年均死亡率为658.67/10万,标化死亡率456.89/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为749.34/10万,标化死亡率541.30/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为563.29/10万,标化死亡率357.03/10万。2018—2021年总死因顺位前10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其他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前3位占全死因构成的63.71%。结论 广元市户籍人口为老龄化结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前3名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全死因占比超过60%,慢性病依然是影响居民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应针对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探索新的慢病防控策略,健全慢病防控体系。
- 安峻颉王晓燕胡晓波罗兴李爽吴朝学
-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死因顺位慢性病
- 2020—2022年广元市空气污染与常住居民死亡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广元市空气污染对人群死亡的短期急性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降低大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危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2022年广元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气象和常住居民死亡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与气象因素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 additive model,GAM)分析空气污染物与人群死亡的关联性。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2020—2022年广元市PM_(2.5)、PM_(10)、NO_(2)、SO_(2)、CO、O_(3)的日均浓度分别为35.24、30.53、18.84、6.79、582.76和75.08μg/m^(3);PM_(2.5)、NO_(2)、SO_(2)、CO和O_(3)浓度增加均对人群非意外总死亡产生滞后效应,PM_(2.5)、NO_(2)、SO_(2)和O_(3)在3 d后的累积滞后效应(Lag03)估计值最大,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超额危险度百分比(ER)值分别为1.18%(95%CI:0.31~2.05%)、2.63%(95%CI:0.28~5.03%)、15.82%(95%CI:7.14~25.20%)、1.02%(95%CI:0.36~1.69%);CO在Lag02时效应估计值最大,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ER为0.14%(95%CI:0.03~0.26%);空气污染物对≥65岁的人群人群非意外死亡产生滞后效应更明显。结论不同空气污染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产生的累积滞后效应不同,≥65岁人群是污染物敏感人群。
- 薛蓉昝雨吟徐虹刘子冲赵顺顺胡晓波
- 关键词:空气污染时间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