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波 作品数:8 被引量:6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余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1-2017年余姚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及疫情预测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了解2011-2017年余姚市水痘疫情流行情况,为提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自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水痘病例进行分析,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预测2018年余姚市水痘发病趋势。结果 2011-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6 32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88.25/10万。2011-2017年水痘发病率呈现较平稳下降趋势(x_(趋势)~2=507.717,P<0.001);水痘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呈现双峰分布,集中于5~6月、11月~次年1月。街道(99.91/10万)发病率高于乡镇(78.5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42,P<0.001);病例主要集中在5~14岁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61.80%;男性年均发病率(97.57/10万)高于女性(78.6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867,P<0.001);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56.58%。利用ARIMA(2,0,1)×(1,0,1)_(12)模型预测2018年余姚市水痘月发病率分别为5.36/10万、4.69/10万、5.21/10万、5.24/10万、6.89/10万、6.21/10万、7.24/10万、5.47/10万、5.36/10万、6.51/10万、8.35/10万和7.92/10万。结论余姚市水痘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预测出2018年水痘发病率略高于2017年,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来降低水痘发病率。 史珊珊 胡碧波 郑雍关键词:水痘 2013-2017年余姚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分析2013-2017年余姚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及主要死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余姚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应用SPSS 18. 0软件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趋势、死因顺位、地区差异和死前医疗保健服务利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7年余姚市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nder 5 mortality rate,U5MR)均有下降趋势(P=0. 016,0. 002,0. 038,<0. 001)。监测死亡病例263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为主,占68. 82%(181/263),先天畸形和意外伤害是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以医疗机构为主,且93. 54%的儿童接受过死前治疗,男童死亡率10. 50‰,是女童死亡率的1. 54倍(X^2=11. 693,P <0. 001)。经趋势X^2检验发现,5年来本地人口U5MR无明显下降趋势(X_(趋势)~2=0. 195,P=0. 658),而流动人口U5MR波浪式下降趋势明显(X_(趋势)~2=17. 706,P <0. 001)。结论降低余姚市U5MR的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而死亡干预的重点内容是预防先天畸形及意外伤害。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和大力开展流动儿童安全教育是降低U5MR的两项有效举措。 胡波波 傅克本 胡碧波关键词:死亡率 干预措施 2015-2021年浙江省余姚市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情况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2015—2021年浙江省余姚市户籍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生存现状。方法收集2015—2021年余姚市户籍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监测资料,计算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年龄别率、0~74岁累积率及35~64岁截缩率,标化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各组数据性别差异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利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0.1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Kaplan-Meier法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015—2021年余姚市结直肠癌新发病例2843例,居发病瘤谱第2位,年均粗发病率为48.58/10万,中标发病率为27.12/10万,世标发病率为20.69/10万,0~74岁累积率为2.48%,35~64岁截缩率为31.94/10万,发病粗率与中标率均呈上升趋势(APC=7.36%、APC=4.00%,均P<0.01);死亡病例1102例,居死亡瘤谱第5位,年均粗死亡率为18.83/10万,中标死亡率为9.87/10万,世标死亡率为7.09/10万,0~74岁累积率为0.67%,35~64岁截缩率为8.11/10万,死亡粗率与中标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APC=3.71%、APC=0.19%,均P>0.05);所有指标男性均高于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全局AAPC=7.67%、全局AAPC=8.39%,均P<0.01)。结直肠癌中位生存时间为4.71年,5年生存率为59.12%。结论浙江省余姚市户籍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应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重点人群(男性和40岁以上人群)开展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 胡碧波 傅克本 邵哲关键词: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生存率 2014-2023年浙江省余姚市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浙江省余姚市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为慢性病的精准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14-2023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数据,计算构成比、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拟合线性回归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23年余姚市4类慢性病累计死亡44 366例,占总死亡人数的71.34%,标化死亡率由237.12/10万下降至231.38/10万(AAPC=-2.49%,t=-2.394,P=0.044)。早死概率由8.84%下降至7.06%(AAPC=-4.14%,t=-4.335,P=0.002)。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1.20/10万、89.93/10万、30.51/10万和12.06/10万,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3.79%,t=-3.802,P=0.005),其余3类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肿瘤早死概率由6.63%下降至4.84%(AAPC=-4.21%,t=-3.848,P<0.001),其他3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4-2023年余姚市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下降明显,但其他3类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提示慢性病防控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需要继续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工作侧重点,进一步降低早死概率。 余佳薇 吴川锋 史珊珊 胡碧波关键词:慢性病 2002-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2002-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02-2021年宁波市户籍居民的溺水死亡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溺水死亡率以及溺水死亡地点、时间分布;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为标准对溺水死亡率进行标化,拟合线性回归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判断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2-2021年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5 190人,年均溺水粗死亡率为4.50/10万,其中男性为5.28/10万,女性为3.71/10万;溺水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5.02%,P<0.001),男性溺水标化死亡率AAPC为-5.37%,高于女性的-3.14%。0~14岁、15~59岁、6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占溺水死亡总人数的17.94%、35.34%、46.72%,3个年龄组的溺水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12.64%、-1.76%、-3.08%;t=-18.525、-4.497、-7.155,均P<0.001)。6-9月溺水死亡人数最多,分别为472人(9.09%)、780人(15.03%)、708人(13.64%)、415人(8.00%)。85.82%的溺水死亡发生在自然水域,13.06%的发生在其他地点(水库、水渠等)。结论 2002-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居民溺水死亡呈下降趋势,针对目前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傅克本 陈琼 胡碧波 陈洁平关键词:溺水 死亡率 2011—2018年余姚市恶性肿瘤发病趋势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了解2011—2018年浙江省余姚市恶性肿瘤发病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宁波市数字疾控平台慢性病监测模块收集2011—2018年余姚市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计算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世标率)、0~74岁累积发病率、35~64岁截缩发病率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恶性肿瘤发病趋势。结果2011—2018年余姚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33.78/10万,中标率为289.37/10万,世标率为224.22/10万,0~74岁累积率为25.83%,35~64岁截缩率为83.34/10万,AAPC值分别为5.90%、3.31%、3.31%、2.84%和4.24%(均P<0.05),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20~<55岁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同龄男性,55岁以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同龄女性。发病前十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8.84%;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值分别为8.37%、5.36%、6.42%、24.81%、5.49%和18.78%(均P<0.05)。结论2011—2018年余姚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癌、甲状腺癌、女性特定恶性肿瘤、男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和前列腺癌为余姚市今后的防控重点,应将防治关口前移,推进重点人群早筛早诊项目。 胡碧波 傅克本 顾永权关键词:恶性肿瘤 发病率 肺癌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