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闻博 作品数:21 被引量:6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社会学 更多>>
中非产能合作的园区模式研究 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升级和"三网一化"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将中非产能合作不断提上新高度,以园区为载体的产能合作在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式走出去和助力企业扩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徐嘉勃 王兴平 许闻博 袁杰关键词:产业园区 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历史传统与现代化愿景:我国当代城市大道的空间原型与规划特征探讨 被引量:1 2024年 城市大道是现代城市的功能空间骨架和重要的纪念和展示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在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道的规划建设成为我国各级城市追求跨越式发展和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动力不仅有城市交通发展和空间拓展的客观需求,而且伴随着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对空间秩序的执着追求,还隐含着某些城市文化心理方面的要素。从梳理中外规划历史的视角出发,试图探寻我国现代城市大道规划建设思想源头的空间原型。同时,以深圳深南大道为典型案例,探究其规划建设历程和代表性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尺度、功能价值、规划导向、文化意象,以及存量时代大道空间的精细化营造等方面,对我国大道规划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不足和问题、挑战和策略等进行讨论。 许闻博关键词:规划思想 兰新高铁站点选址特征、效应及规划策略初探 在我国高铁建设呈现全域化、网络化的背景下,高铁站点地区已经成为区域与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与东部城镇密集地区相比,地处西北的兰新高铁沿线地区在人口密度、产业要素、空间发展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兰新高铁沿线31个... 许闻博文献传递 无人经济趋势下的未来城市空间创新与规划应对 被引量:4 2024年 聚焦无人化趋势下的城市新型人地关系,结合无人化趋势带来的业态创新和就业模式变化,推演未来可能出现的无人化场景及其对规划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由此得出如下新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设想:在无人化趋势下,以人定地的空间规模预测方式的适用性会降低,需要在系统考虑机器换人对各类用地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城镇空间发展规模;无人化生产和劳动力替代将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现有的产城空间格局,未来需要加强对无人化产业空间的学术研究和规划技术研究;未来城市会出现大量“人—机”共存交互的空间场景并产生相应的治理难题,急需从时空行为活动导控方面探索提升建成空间利用效率的规划新理论和新方法。 许闻博 王兴平 王乙喆关键词:人地关系 区域设计视角的省域魅力国土空间体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2024年 构建省级魅力空间体系是对人文和自然遗产资源进行统筹保护、展示和创造性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区域“对流”、提升国土空间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践,尝试采用区域设计的理念探索构建省域魅力空间体系的技术方法。研究重点探讨了区域设计的既有理论基础和省域层面区域设计的目标导向,认为省域尺度需要关注的核心空间要素包括空间基底、网络结构、重要节点等层面。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对广东省案例进行解析,以期能拓展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魅力空间体系构建的思路,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许闻博 白晶 邱凯付关键词:规划方法 工业安置房规划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2025年 为了更好推进城市产业空间更新实践,研究立足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当前城市更新实践进行了理性反思,从全面、系统、联系的新视角提出了“工业安置房”这一全新更新理念和模式。以苏州产业更新安置实践为研究对象,发现当前产业更新实践中普遍采用的货币安置模式给政府和企业双方均带来了愈发明显的负担与阻力,成为了阻碍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环节。当前,苏州各地出现了一些“类实物安置”的探索,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工业安置房”存在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工业安置房规划建设总体策略,提出了规划建设目标、基本形式与规划建设原则、空间选址策略、空间供给策略和空间运营策略。 施嘉泓 王乙喆 许闻博 王兴平关键词:规划建设 高铁站点地区空间活力特征、机制与发展建议——基于京沪沿线站点POI的分析 在我国全面迈入高铁时代的背景下,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高铁站点地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其空间使用效率问题亦逐渐升温。本文采用百度地图POI数据,对京沪沿线11个开发相对成熟的高铁站点... 许闻博 胡雪峰文献传递 亚的斯亚贝巴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百年回顾 俄比亚作为历史上三个独立的黑人国家之一,在进入近代化进程以后,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城市规划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非洲国家城市规划历史的缩影.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既有国际先进理论与经验的影子,又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深刻... 许闻博 王兴平 徐嘉勃关键词:城市规划史 政治环境 技术进步 理想性 全球低碳城市知识网络形态、重点内容及趋势——基于英文文献的计量分析 2025年 低碳城市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城市领域研究热点。伴随着研究文献的快速增长,很多低碳城市知识处于“诞生—进化—扬弃”的快速“迭代”中,给低碳城市研究者和实践者有效知识图景的建立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立足科学知识图谱理论,采用CiteSpace共引文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开展全球低碳城市知识网络研究,以求展现更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知识图景。研究发现在知识网络形态方面,低碳城市知识网络存在:(1)“四大”知识集聚区;(2)“中心—外围”组织形式;(3)三阶段演化的时序阶段。在知识网络重点内容方面,低碳城市认知类知识基础包含了认知理论、碳排放定量化方法、低碳城市关联现象3个方面,低碳实践类知识基础包含了可持续转型、循环经济、智慧城市三大方向。而前沿知识包含了可再生能源、环境政策、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碳交易5个方面。基于知识网络归纳,文章认为低碳城市研究存在如下发展趋势:(1)呈现跨学科属性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融合的特点;(2)呈现明显的“认知”与“实践”的辩证式演进趋势;(3)存在“殊途也不同归”的实践导向。 王乙喆 王兴平 许闻博 许闻博关键词:低碳城市 知识网络 试谈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底波率”——基于南京市发展过程的分析 公益性服务设施用地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受到政府行为控制与调节的一类用地,它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间发性的重大事件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当符合城市发展的'底波率'原理。本文通过研究南京市公益性服务设施的... 许闻博 王乙喆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