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跃

作品数:15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5篇康复
  • 3篇偏瘫
  • 3篇脑卒中偏瘫
  • 2篇偏瘫患者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脑卒中偏瘫患...
  • 2篇康复科
  • 2篇护理
  • 2篇患者康复
  • 1篇弹力绷带
  • 1篇蛋白
  • 1篇跌倒
  • 1篇跌倒风险
  • 1篇心境状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机构

  • 1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郑跃
  • 8篇张晓晓
  • 5篇李海燕
  • 4篇马玲
  • 2篇李云
  • 2篇徐应倩
  • 1篇蔡敏克
  • 1篇陈传帮
  • 1篇张扬
  • 1篇吴苗苗
  • 1篇叶素贞
  • 1篇王贞
  • 1篇方婵婵
  • 1篇蒋明霞
  • 1篇徐乐义
  • 1篇叶思思
  • 1篇胡欢
  • 1篇王哲伟

传媒

  • 4篇中医药管理杂...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江苏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护理与康复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在康复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2014年7~12月收治的47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15年1~6月收治的50例为观察组,实施跌倒风险分级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跌倒人次和高度跌倒风险人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管理,可提高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率,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满足患者的需求。
马玲郑跃张晓晓
关键词:康复科护理管理
照片怀旧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心境状态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照片怀旧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加照片怀旧疗法,连续干预1个月。干预1个月后,统计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连线测试A(TMTA)、连线测试B(TMTB)、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试(HVLT)、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MoCA、HVLT评分高于对照组,TMTA、TMTB短于对照组(t=6.546、5.966、10.743、7.207,P<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抑郁、慌乱、疲劳评分低于对照组,精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6.672、7.586、8.450、10.852,P<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t=6.372、4.134,P<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t=4.570、2.630、4.155,P<0.01)。结论照片怀旧疗法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缓解不良心境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郑跃王贞张晓晓
关键词:脑卒中事件相关电位P300
健侧屈髋肌放松及单腿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健侧屈髋肌放松及单腿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健侧屈髋肌放松及单腿负重训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BBS和FMA-LE评分、TUGT及FAC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BBS和FMA-LE评分、TUGT及FAC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健侧屈髋肌放松及单腿负重训练更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
方小养苏丽丽徐乐义郑跃李海燕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某三甲综合医院中医技术联合中药在康复科的应用与管理
2024年
目的:调查中医技术联合中药在康复科的应用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筛选2023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接受中医技术联合中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康复科中医技术联合中药应用情况,评价康复科中医技术操作水平,统计康复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该三甲综合医院康复科中医技术应用率:穴位贴敷(62.00%)、中药外敷(60.00%)、耳穴埋豆(58.50%);中药应用率:血塞通软胶囊(66.00%)、云南白药气雾剂(65.00%)、六味地黄丸(63.50%)、活血止痛胶囊(61.00%)、复方丹参片(58.50%)、仙灵骨葆胶囊(58.00%)、脑心通胶囊(57.50%)、接骨七厘片(56.50%)、藤黄健骨丸(55.50%)、银杏叶片(54.50%)、逐瘀通脉胶囊(51.50%)、天麻钩藤饮(49.00%)。耳穴埋豆操作水平总分为(9.07±0.55)分、穴位贴敷操作水平总分为(9.10±0.53)分、中药外敷操作水平总分为(9.08±0.50)分。中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00%。结论:科学规范的中医技术管理措施和合理有效的中药应用策略对康复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苗苗严晓静郑跃
关键词:康复科中医技术中药管理对策
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虚拟现实训练方案;两组均训练6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评估患者的步行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FAC、MBI、HAD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周后,两组患者FAC、MBI及HAD评分均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除HAD(D)外,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虚拟现实训练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张晓晓郑跃詹小理叶素贞胡欢
关键词:卒中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踝足弹力绷带结合Bobath技术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踝足弹力绷带结合Bobath技术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在对照组基础上,踝足弹力绷带组加用踝足弹力绷带缠绕后进行常规步行训练,联合治疗组加用踝足弹力绷带缠绕后再进行Bobath训练,包括Bobath床边步行及自动化步态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评估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BBS、FMA-LE、10-m MWS评分及FAC评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和踝足弹力绷带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和踝足弹力绷带基础上再结合Bobath技术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
方小养苏丽丽陈传帮郑跃李海燕
关键词:脑卒中BOBATH技术
基于血清指标的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构建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SU)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验证组,每组115例。比较两组术后SU发生情况。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后发生SU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训练组SU发生率为19.13%,验证组SU发生率为20.00%。年龄越大、出血量≥30 m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越大、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90水平越高为脑出血后发生S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白蛋白(Alb)水平越低为保护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logit(P)=0.409×年龄+1.288×出血量-1.335×GCS评分-1.126×Alb+0.452×NLR+1.483×HSP70+1.593×HSP90-10.325。训练组和验证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95%CI:0.765~0.906)、0.855(95%CI:0.777~0.913),灵敏度分别为81.82%、90.91%,特异度分别为76.34%、70.97%。结论成功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对脑出血后发生SU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李香郑跃方婵婵叶思思张扬李云
关键词:脑出血应激性溃疡LOGISTIC模型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90
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康复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管理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康复管理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的康复依从指数。比较两组康复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第12周、第16周时的康复依从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管理期间接受的康复管理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为一种科学的疾病康复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提高康复管理质量。
郑跃张晓晓章红梅
关键词:康复管理
有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认知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神经肌肉康复治疗,并给予四肢平衡和伸展、呼吸训练;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康复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认知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运动功能(简易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显著增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简易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改善,且干预组运功功能更佳,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较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且干预组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氧运动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促进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张晓晓郑跃马玲徐应倩章红梅李海燕
关键词:有氧运动训练脑卒中胰岛素抵抗日常生活能力
合理行动理论在患者疾病恢复期中的管理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合理行动理论在疾病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将2018年6~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8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患者疾病恢复期进行常规管理。实施后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前及随访期间采用合理行动理论进行管理。评价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运动管理、营养管理、药学管理、心理管理评分及管理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管理后3个月、5个月时,实施前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合理行动理论有助于提高疾病恢复质量。
王李香李云郑跃
关键词:医院管理疾病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