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莉
- 作品数:2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供给生态分散、供给模式单一、供给资源共享度不够、供给师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还需在进一步对接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定位、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策略。
- 陈娟莉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教育
- 投影箱(光影故事)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投影箱(光影故事)。;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投射影像。;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无设计要点,省略仰视图。
- 陈娟莉
- 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被引量:4
- 2018年
- 素质精良的高职创新创业师资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当前,高职创新创业师资建设还存在结构和规模的双重不足、培训机制不健全、评价体制不科学等问题。根据国家在新时代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高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构建结构多元的高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理性选择。文章论述高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从师资结构的整体设计、师资遴选标准的确立、培训体系的建设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
- 陈娟莉
-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 高职新商科人才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基于对湖南高职院校的调研
- 2021年
- 本文通过对湖南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目前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存在重技能轻素养、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考核评价体系陈旧、整体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手法、重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以有效增强高职商科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适配能力。
- 陈娟莉
-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
- OBE视阈下高职人文素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2025年
- 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存在学生人文素养基础薄弱、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没有契合学生特点等问题。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主张以预期学习成果为驱动进行反向教学设计,能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新的路径。本文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引,对接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重新定位高职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目标,探索高职人文素养课程“三段五步八核心”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
- 陈娟莉禹明华周妮
-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 新经济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人才人文素养培育体系构建被引量:3
- 2021年
- 在新经济时代,商业、技术与人文深度融合发展,对高职新商科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在时代要求下面临新挑战,需要对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根据新经济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人才的主要特征,对接高职新商科专业建设对人文素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结合高职教育实际,构建新经济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人才人文素养培育体系,探讨高职新商科人才人文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可实施路径。
- 陈娟莉
-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养教育
- 中华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与现代传承——以高职院校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能工巧匠的摇篮,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其重要的时代使命。中华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工匠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包蕴着德艺兼求、强勉拙诚、持规破矩等优良的文化基因。同时,时代的变迁也让中华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时代气质,在当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华工匠精神依然具有化育理想人格、传承文化基因、促进学生成才等丰富的现代价值。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发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路径重塑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 陈娟莉
- 关键词:文化基因文化传承高职人才培养高职教育
- 展台(文化展示)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展台(文化展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文化展示宣传。;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陈娟莉
- 民国中后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校被引量:4
- 2011年
- 1928年,"专门学校"更名为"专科学校",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承载者为专科学校。民国中后期,发生了八年抗日战争和四年内战,虽然外在教育环境异常险恶和复杂,专科教育在办学规模上较专门学校时期有所减少,但民国中后期的专科教育依然在教育立法、扩大教育规模和保证教学质量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 张新民陈娟莉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 青年“丧文化”现象解读与消解策略被引量:2
- 2019年
- 近年来,青年“丧文化”颇为流行,已成为多元亚文化图景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青年群体用“丧”言“丧”图等多种形式表达消极颓废的风格。青年网民热衷用“丧文化”来宣泄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抵抗和反叛主流价值,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真正的困境,也不能消除他们内心的沮丧。反思青年“丧文化”现象流行的根源,提出我们要关注青年群体的合理需求,提升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引导青年群体正确认识自我,逐渐消解“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 陈娟莉
-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消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