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稳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航天器内带电效应的微弱电流监测技术被引量:1
- 2021年
- 航天器的内带电效应是影响其在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内带电效应的电流监测可以直接获得一手的内带电效应监测数据,也可获得反映引起内带电效应的高能电子充电环境的状态。针对近地中高地球轨道环境,基于国外电流监测数据并考虑可能遭遇的高能电子暴环境,分析获得了内带电效应电流的测量范围10 fA~500 pA。针对未来中高轨及木星、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内带电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微弱电流监测方案,实现了pA级微弱电流测量模块的实验室模拟标定。标定结果表明,在10 fA~500 pA范围内,输入电流与输出测量电压之间的线性度较好。
- 郑玉展张志平李衍存向宏文陈宜稳全林成毅
- 关键词:航天器微弱电流监测技术
- 北斗ka星间链路高动态应用辅助接收技术被引量:1
- 2023年
- 北斗三号ka频段星间链路具备为高速移动目标提供全球范围内测控数传服务的能力,但由于北斗三号ka频段星间链路是短突发信号,对于高速移动目标应用存在难以在短时间建链的难题。文中提出基于“GNSS+微惯性单元”的辅助信息生成方法,对接收机概略位置、速度/加速度、天线指向的预报值进行估计,开环辅助ka星间链路的接收。还提出了超紧组合导航结构,利用惯性信息辅助矢量跟踪的高动态跟踪环路,降低了接收机的瞬态响应误差和对环境的敏感度。仿真证明提出的高动态应用辅助接收技术(速度为12 km/s,加速度为11 kHz/s的情况)提供的辅助信息精度优于建链路需求,可完成百毫秒内的信号同步,实现北斗三号ka星间链路高动态快速建链的需求。
- 蔡文炳张中英卢樟健陈玲玲陈宜稳同钊徐连军
- 关键词:星间链路信号同步
- LEO卫星接收天线对北斗三号MEO覆盖性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低轨增强系统是将低轨卫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天基监测站,与中高轨卫星定位系统形成互补,可增强定位的精度和完好性,助力构建GNSS全球天基监测网,同时通过提供高精度导航信号,助力提供全球准实时高精度服务。低轨导航增强系统处在同时同频全双工的工作状态,系统存在同频自干扰信号。针对该情况,首先,分析同频干扰对消技术对天基GNSS接收天线波束宽度的需求;其次,理论推导出GNSS接收天线与BDS-3 MEO卫星覆盖之间的关系,给出LEO卫星GNSS接收天线波束宽度最优值,该值既能最大限度降低同频干扰对消实现复杂度,又能实现LEO卫星作为导航增强的系统需求;最后通过工程实际证明该波束宽度的设置合理性,为后续实际工程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 陈宜稳王峻陈玲玲赵雯雯朱向鹏
- 关键词:LEO卫星
- 近地高速目标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的快速建链方法
- 2022年
- 针对近地高速目标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存在卫星超出当前天线波束扫描范围后如何继续保持星地链路和星地双向链路快速捕获的问题,提出先规划空域再双向辅助捕获的方法。首先,采用根据近地高速目标波束扫描范围进行空域划分的方法,近地高速目标根据飞行姿态和航迹变化计算与建链卫星的角度并选择对应的天线;然后,近地高速目标提前计算天线波束指向、通信时延和多普勒频率等辅助捕获参数,在接收和发射时隙分别辅助自身和卫星完成星地双向链路快速捕获。基于近地高速目标和卫星飞行相关数据开展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天线波束指向方位角和俯仰角最大误差均小于0.002°,通信时延误差小于2μs,多普勒频率误差小于60 Hz,从而验证了快速建链方法的可行性,可为近地高速目标接入北斗星间链路系统提供一定参考,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 田广宇蔡文炳陈宜稳李莎莎何程许伟
- 关键词:北斗导航系统星间链路波束指向信号同步
- 初始段安控图像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 2014年
- 该研究为实现发射场初始段安控电视系统数字化图像采集、处理和存储展开讨论。采用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霍夫变换直线检测算法和光流法运动检测算法,利用火箭发射初始段安控电视录像进行测试实验,实现了对发射场初始段火箭箭体的识别。该研究使用数字化图像处理方法对现有的安控电视系统进行有效改进,为安控图像实时判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通过对上述几种之间的特点和处理所需的时间的比较分析,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的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 龚勇辉蒋冠雷余浩章陈宜稳
- 关键词:目标识别形态学边缘检测霍夫变换光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