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登革热
  • 1篇疫情
  • 1篇预警
  • 1篇预警作用
  • 1篇蚊媒
  • 1篇媒介
  • 1篇媒介控制
  • 1篇基孔肯雅热
  • 1篇飞行
  • 1篇飞行监测
  • 1篇布雷
  • 1篇布雷图指数

机构

  • 2篇东莞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汪文腾
  • 2篇万锦祥
  • 1篇冯志阶
  • 1篇钟新光
  • 1篇张萌
  • 1篇黄振宇
  • 1篇张巧利

传媒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东莞市一起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媒介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为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所实施的媒介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在疫点及其周围,实施以蚊虫孳生地清除和成蚊消除等为主的媒介控制措施,并密切监测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诱蚊诱卵指数等)的变化。结果防控措施实施3 d后,疫点布雷图指数下降至6.56;7 d后,布雷图指数下降了94.15%(由53.33降至3.12),房屋指数下降了92.51%(由41.67降至3.12),容器指数下降了71.19%(由14.75降至4.25)。诱蚊诱卵指数在首次监测(10月26日)中为0.75%,到11月4日降至0。结论在中堂镇采取的媒介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当地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伊蚊的密度,对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进一步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冯志阶张巧利钟新光汪文腾郭汉初万锦祥张萌
关键词:基孔肯雅热媒介控制
东莞市布雷图指数飞行监测在登革热防控中的预警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布雷图指数飞行监测在登革热防控工作中的预警作用,为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3年在东莞市采用布雷图指数飞行监测收集每月伊蚊幼虫密度数据及登革热本地病例数,采用多样本秩和检验、c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3年东莞市监测期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的总均值为12.57,月布雷图指数均值为9.35~16.94,8―9月是东莞市蚊媒密度的最高峰(布雷图指数均值为15.39~16.94),不同月份间布雷图指数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9.00,P<0.01)。监测期内伊蚊幼虫密度为高密度次数占11.45%(30/262),中密度次数占32.06%(84/262),9月份的高密度次数占比为全年最高,达25.71%,不同月份间伊蚊幼虫密度风险点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27,P<0.05)。2019―2023年东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203例,9―11月份是发病的高峰,占总病例数85.22%(173/203),相关性分析表明,BI与登革热本地病例数在月份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s=0.659,P<0.05)。结论布雷图飞行监测能较真实反映伊蚊幼虫密度并起到一定的预警提示作用。8―9月是伊蚊幼虫密度的高峰,本地病例发病高峰较布雷图指数高峰延后1个月。
黄振宇李登峰汪文腾万锦祥何巧珩
关键词:登革热预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