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
- 作品数:20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 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模拟方法
- 本发明属于灾害模拟技术领域,涉及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的流体相质量守恒方程、冰相质量守恒方程与岩石相质量守恒方程以及流体相、冰相和岩石相的动量守恒方程,同时建立质量...
- 刘威何思明吴清
- 泥石流阻断河流灾害链断裂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
- 本发明属于灾害分析技术领域,涉及泥石流阻断河流灾害链断裂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不可压缩连续体的质量和动量的守恒方程作为深度平均双层模型描述河流和泥石流以及泥石流和沉积物之间的质量和能量交换以及利用深度平均双层模型模...
- 刘威闫帅星董奇
- 泥石流冲击下拦挡坝损伤过程模拟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模拟技术领域,涉及泥石流冲击下拦挡坝损伤过程模拟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泥石流深度平均两相流模型;采用二阶有限体积法离散化泥石流深度平均两相流模型;采用泊松计数过程描述冲击事件,得到冲击巨石的时间分...
- 刘威付刚吴清
- 一种基于深度平均准多相模型的岩石冰雪崩运动模拟方法
- 本发明属于流体仿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平均准多相模型的岩石冰雪崩运动模拟方法,包括建立坐标系;构建岩石冰雪崩的深度平均准多相模型;获取模型参数;获取主变量的初始值;构建中间量与主变量的关系表达式,确定中间参数;根据...
- 刘威曹磊吴清
- 饱和松散堆积体快速滑动的剪胀效应机制与过程模拟被引量:7
- 2019年
- 工程弃渣、地震滑坡堆积体等松散介质,在降雨条件下所形成的饱和松散堆积体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其运动速度、危害范围大大超过预期,其内在机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Iverson基于极限状态土力学原理构建的饱和堆积体剪胀模型,并整合到Savage-Hutter滑坡运动演进物理模型中,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滑坡运动学方程,实现了饱和松散堆积体运动演进全程模拟,最后以深圳滑坡为案例研究了滑坡运动成灾过程。结果表明:剪胀效应是导致饱和松散堆积体快速运动的主要原因,饱和松散堆积体的初始状态(孔隙比或固相体积分数)对其运动-堆积演化过程有决定性影响。
- 何子露刘威何思明闫帅星
- 关键词:剪胀物理模型
- 考虑径流和泥石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方法
- 本发明属于流体仿真技术领域,涉及考虑径流和泥石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方法,包括构建降雨空间分布模型;构建植被拦截模型;构建土壤入渗耦合模型;确定降雨数据、植被拦截雨水数据、土壤入渗雨水数据;确定剩余雨水数据;获取径流和泥...
- 刘威吴清曹磊
- 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模拟方法
- 本发明属于灾害模拟技术领域,涉及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岩冰雪崩向泥石流的转变过程的流体相质量守恒方程、冰相质量守恒方程与岩石相质量守恒方程以及流体相、冰相和岩石相的动量守恒方程,同时建立质量...
- 刘威何思明吴清
- 颗粒物质冲击损伤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在离散元(DEM)模拟过程中,颗粒物质的接触刚度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而构成颗粒物质的材料本身存在大量的微观缺陷,由于在颗粒物质运动过程中反复冲击接触作用,必然导致颗粒物质内部微观缺陷的扩展和融合,使得颗粒物质的物理力学性质不断劣化,具体表现为接触刚度不断降低,直至发生冲击破碎。如何在离散元模拟过程中考虑颗粒物质的冲击损伤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Hertz弹性接触力学为基础,结合连续损伤理论,定义了颗粒物质冲击损伤变量,建立了颗粒物质冲击损伤演化方程,提出了冲击损伤累积确定方法。结果表明:较小的冲击速度可以导致颗粒物质产生损伤,损失累积弱化了颗粒物质的接触刚度,损伤累积可导致颗粒破碎,在离散元模拟过程中应考虑颗粒物质的损伤累积。
- 何思明廖祖伟刘威闫帅星
- 关键词:颗粒物质HERTZ接触理论离散元
- 考虑径流和泥石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方法
- 本发明属于流体仿真技术领域,涉及考虑径流和泥石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方法,包括构建降雨空间分布模型;构建植被拦截模型;构建土壤入渗耦合模型;确定降雨数据、植被拦截雨水数据、土壤入渗雨水数据;确定剩余雨水数据;获取径流和泥...
- 刘威吴清曹磊
- 喜马拉雅中段冰湖终碛坝体溃决过程实验研究-以嘉龙错冰湖终碛坝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终碛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高山和极高山区。为了探究终碛坝的溃决过程,了解溃口的演变特征,文章以嘉龙错终碛坝的原位实验,模拟了终碛湖漫顶溃决过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1)根据观察,将终碛坝溃决过程划分为坝体下游坡面冲刷、“溯源侵蚀”、出水口下切和溃口拓宽四个阶段。(2)上游湖区崩塌体激发的涌浪会造成溃口内的瞬时流量增加数倍,从而使得在有涌浪和无涌浪的条件下,“溯源侵蚀”过程出现陡坎和斜坡两种下切型。(3)通过分析溃口下切侵蚀过程,发现溃口的下切侵蚀发展过程主要受到坝体孔隙比和细粒含量的影响,并且溃口中点侵蚀率与水流剪应力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符合线性侵蚀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嘉龙错终碛坝的侵蚀系数为0.051,临界启动应力为237.64 Pa。与堰塞坝相比,可侵蚀系数比更小,而临界启动应力更大。
- 苏鹏程刘威李昊陈乔陈乔张议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