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红
-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蔷薇科早春开花树种花形态特征与分类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为准确识别早春蔷薇类树种,对早春开花的37种蔷薇科相似树种33项花的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皱皮木瓜具线形小苞片2枚,花序可描述为簇生状伞房花序。(2)花梗、花萼、花瓣和花蕊在形状、颜色、大小、数量上均存在种间差异。聚类分析表明,37个树种可分为5类:第1类群包含李属、樱属、桃属、杏属的21个树种,第2类群为稠李,第3类群为棣棠花和重瓣棣棠花,第4类群包括苹果属和梨属的12个树种,第5类群为皱皮木瓜。基于花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与植物分类学中各树种的分类关系一致。(3)依据主成分分析得到10个主要特征性状(小苞片形状、小苞片数量、雌蕊类型、花柱基部是否合生、子房类型、芽的类型、花梗长、萼片形状、雌蕊长和萼筒形状),这些性状在相似树种识别与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4)根据识别特征,编制了3月中旬至4月中旬开花的37个蔷薇科树种的平行检索表。
- 刘志红解庆
- 关键词:蔷薇科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检索表
- 基于SEM分析的6种松属树种花粉特征及亲缘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为了探讨油松及2个变种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油松、黑皮油松、扫帚油松、白皮松、华山松和樟子松6个松属树种的花粉大小、形态和表面纹饰进行观察分析,并用SPSS20.0对各树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个松属树种的花粉大小范围为44.00~53.53μm,均属于双气囊"松型"花粉;赤道面观,体与气囊过渡处多褶皱;远极面观,气囊表面较光滑,具穿孔;近极面观,体表面纹饰在各树种间差异较大。[结论]聚类分析显示:油松与黑皮油松、扫帚油松亲缘关系较近,黑皮油松、扫帚油松作为油松的种下分类单元是合理的,并界定黑皮油松为油松的变种,扫帚油松为油松的变型,扫帚油松的拉丁名为P.tabulaeformis f.umbraculifera。
- 解庆段君怿刘志红
- 关键词:松属花粉形态亲缘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
- 沙棘胚状体诱导分化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不同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激素浓度对沙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分化的影响,为体胚发生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种子经5d暗培养后在(14L∶10D)h·d-1的光周期下培养15d,获得的无菌试验材料,并将种胚的各个结构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用子叶和下胚轴以L9(34)正交设计进行胚性愈伤组织培养条件优化以及胚状体分化诱导。[结果]试验范围内,中国沙棘种子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由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种子培养20d所得的无菌子叶连带0.2cm下胚轴是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分化的良好材料。[结论]最适合中国沙棘和蒙古沙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1/3 MS+6-BA0.5mg·L-1+IBA 1.0mg·L-1,诱导率可达75.9%;诱导胚状体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3 MS+IBA 0.05mg·L-1+KT 0.1mg·L-1+6-BA 1.0mg·L-1,分化率可达66%。
- 刘志红解庆李周岐
- 关键词:沙棘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正交试验
-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为调查对象,对其配置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主要分为校门入口区、教学办公区、休闲娱乐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和道路与水体5大功能分区。本文分别对各个功能区的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刘志红吴凡冯冰晶张丽芳解庆
- 关键词:校园绿地植物配置
- 植物学类课程产学研互作模式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被引量:5
- 2019年
-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被列入首批"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计划"。首先分析了林学专业植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①实验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②林区实验时间短,实习效果不理想;③教学实践时间安排不集中,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植物学知识体系。为适应新的培养计划,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产学研互作模式的植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如下:采用问题教学法,调查校园植物资源;发挥"绿色方阵"社团优势,巩固实践教学效果;建立科研导师制,注重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结合林区实习,建立植物资源数据库和林区植物资源检索系统。植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大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有利于林学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
- 高润梅王卫锋葛丽萍李涛刘志红
- 关键词:植物学林学专业实践教学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5年
- 为了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全新专业课程,对“树木学”课程展开了教学改革。通过将发展前沿和优秀的网络资源等融入教学内容、录制教学视频、构建《山西农业大学校园树木增录图谱》、编制《北方常见落叶树种叶痕图鉴》等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感知信息;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中华传统文化、现代生态文明、科技进步、精神文明等方面,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梳理典型思政元素或案例,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增强了识别能力和野外植物调查能力,促进了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
- 刘志红王卫锋李涛解庆
- 关键词:树木学教学改革
- 槭属5树种木材解剖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以槭属树种杈叶槭、多齿长尾槭、太白深灰槭、鞑靼槭和五裂槭为材料,比较分析5个树种的木材微观结构和亲缘关系,为近缘树种的木材鉴别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个树种均为小管孔的散孔材,轴向薄壁组织较少。木材微观特征在树种间差异较大。首次发现五裂槭的木射线组织为异形射线组织,包括异形单列、异形Ⅰ型、异形Ⅱ型、异形Ⅲ型,直立射线细胞有榴莲型瓦状细胞和栅状直立细胞2类。多齿长尾槭、杈叶槭、太白深灰槭和鞑靼槭为同形射线组织,偶有直立射线细胞。由木射线组织类型,较易将五裂槭与多齿长尾槭、杈叶槭、太白深灰槭和鞑靼槭区分开。五裂槭的轴向薄壁细胞中可见结晶体且导管密度较小,抗性较强,材质较好。5个槭属植物的木材解剖结构均表现为较原始的特征,其中五裂槭和鞑靼槭进化程度相对较高。经聚类分析,多齿长尾槭、杈叶槭与太白深灰槭先聚为一类,再分别和五裂槭、鞑靼槭相聚;鞑靼槭和其他4个树种亲缘关系最远;聚类分析结果支持5树种现有的分类关系。
- 刘志红毋晓洁解庆
- 关键词:槭属木材解剖
- 腥臭卫矛花发育过程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腥臭卫矛花发育过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及腥臭味的成因。[方法]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别对腥臭卫矛(Euonymus sanguineus Loes.var.paedidus L.M.Wang)花不同发育时期及开花时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与聚类分析法(HCA)分析其特征挥发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以醇类(11.93%~69.66%)和烃类(14.47%~57.94%)为主,主要为芳樟醇(0.15%~70.79%)、叶醇(0.41%~65.51%)、苯乙腈(0.04%~62.20%)、2-乙烯基-1,1-二甲基-3-亚甲基环己烷(0.02%~32.99%)、(E)-β-罗勒烯(0.25%~21.26%)、α-蒎烯(0.02%~20.41%)、D-柠檬烯(1.01%~11.74%)和水杨酸甲酯(0.14%~6.14%)。腥臭卫矛花不同发育时期(V1~V5期)和开花期花瓣(Y1)、花盘(Y2)中的挥发性化合成分差异较大。基于PCA和HCA分析,腥臭卫矛花发育的5个时期与开花时(V5期)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被聚成4大类,V1和V2期属于叶醇型;V3与V4期聚为1类,成分复杂,化学型不明显;V5期和Y1为芳樟醇型;Y2属于苯乙腈型。[结论]腥臭卫矛花不同发育时期挥发成分差异较大,腥臭味来源于花绽开时花盘释放的大量苯乙腈。
- 刘志红解庆
-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苯乙腈
- 铭贤旧址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树龄估算被引量:6
- 2020年
- 文章通过对铭贤旧址古树名木资源的实地调查、查阅文献和深入走访,分析了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组成、年龄结构、生长势和后续资源等问题。调查结果发现旧址内古树包括侧柏、榆树、槐、刺槐等12个树种,分属8科10属;古树129株,均为二级古树,大多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后续资源丰富;名木1株,为腥臭卫矛。在此基础上,利用平均年直径生长量对古树树龄进行估算,并针对旧址内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为铭贤学校景观复建和珍贵树木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提供依据。
- 刘志红闫洁贾瑞雨刘二燕解庆
- 关键词:古树名木
- 武汉园博园山西三园植物配置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式。[方法]通过对武汉园博园中山西三园(太原园、大同园、晋中园)绿地植物的实地调查,对展园中植物种类、植物景观配置特色等进行分析。[结果]太原园共有植物51种,分属43科49属;大同园共有植物15种,分属13科14属;晋中园共有植物12种,分属9科11属。物种丰富度为:太原园>大同园>晋中园。太原园植物配置采用"乔+灌+草"复合结构。由袖珍椰子、八角金盘、金心吊兰、紫鸭趾草和鹅掌柴等5种常绿植物组成立体景观,形成大同园正门,该垂直绿化方式在有限空间内极大增加了绿化率。晋中园中植物种类较少,乡土植物如构树、狼尾草的应用,体现了晋中地区植被的自然面貌。[结论]针对三个展园中植物配置、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 刘志红张丽芳刘纯敏吴凡解庆
- 关键词: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