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敏娜

作品数:1 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盆地
  • 1篇坡折带
  • 1篇主控因素
  • 1篇转换带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腹...
  • 1篇侏罗系
  • 1篇构造转换带
  • 1篇储集
  • 1篇储集体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篇鲍志东
  • 1篇伍星
  • 1篇吴博然
  • 1篇赵艳军
  • 1篇司敏娜
  • 1篇赵华
  • 1篇罗小玉

传媒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构造转换带储集体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为例被引量:29
2011年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储集砂体分布特征为例,探讨构造变换带优质储层的形成机制与变形特征,开展构造转换带的构造-沉积-成岩作用等对物源、砂体、岩石物理等的控制作用的研究。盆地构造转换带控制主要物源与水系,进而控制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构造转换带与坡折带共同控制沉积相带展布;构造转换带、坡折及沉积层序格架联合控制砂体时空展布及其储层质量:在大的构造转换带、高坡降比的坡折等条件下,在低位域沉积期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等,形成大规模的储集体,在高位域沉积期发育较大规模三角洲沉积等。对构造转换带的综合研究,可深化对坳陷盆地沉积体系发育规律认识,进而提高对油气储集体的预测精度,对陆相湖盆沉积学及其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鲍志东赵艳军祁利祺司敏娜吴博然罗小玉赵华伍星
关键词:构造转换带坡折带储集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