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文龙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力学
  • 1篇地质力学模型
  • 1篇水工
  • 1篇水工结构
  • 1篇重力坝
  • 1篇位移传感器
  • 1篇拱坝
  • 1篇光纤
  • 1篇光纤布拉格
  • 1篇光纤布拉格光...
  • 1篇光纤传感
  • 1篇光纤传感器
  • 1篇光栅
  • 1篇感器
  • 1篇高拱坝
  • 1篇安全度
  • 1篇坝肩
  • 1篇坝肩稳定
  • 1篇FBG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张林
  • 2篇吕文龙
  • 1篇罗晶
  • 1篇陈媛
  • 1篇杨庚鑫
  • 1篇张楠
  • 1篇唐玥

传媒

  • 1篇四川水力发电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拱坝坝肩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破坏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拱坝作为一种安全性及经济性均较优的坝型,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然而拱坝对地形地质条件的要求较其它任何坝型都高,坝肩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所以拱坝坝肩稳定是拱坝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址具备修建高拱坝的优越地形条件,但地质构造较复杂,坝肩抗力体内部存在断层、层间挤压带、煌斑岩脉X及深部裂缝等不良地质构造,直接影响到拱坝坝肩的整体稳定安全性,需要开展坝肩稳定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强度储备与超载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对锦屏一级拱坝坝肩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模拟,研究拱坝坝肩的稳定性。通过破坏试验得出了坝体与坝肩变形及分布特征、坝肩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确定了坝肩综合试验法稳定安全度,并针对坝肩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建议。
杨庚鑫吕文龙张林陈媛唐玥
关键词:水工结构坝肩稳定高拱坝安全度
重力坝地质力学模型两种变形监测方法对比分析
2008年
将一种新型的棒式光纤传感器和传统的位移传感器运用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测试中,对两种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研究了大坝坝体、地基的变形分布,揭示了大坝在超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验证了该光纤传感器在大坝模型变形监测中的有效性。
吕文龙张楠罗晶张林
关键词:位移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