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群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8
- 2007年
- 目的研究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到2005年12月24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泌尿系感染率为0.93/100d.人。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抗生素使用、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膀胱功能障碍。颈髓损伤、功能独立性评分≤71分和严重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和膀胱功能障碍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较高。
- 吴惠群张淑燕
-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脊髓损伤间歇导尿
- 信息化在康复医疗行为管理中的应用和实现
- 目前已经建立了康复信息系统,软件设计严格执行2014年卫生部颁布《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卫生行业标准要求,软件数据字典均采用国际和国家数据字典、省部委数据字典、地区和用户数据字典的规范标准。软件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
- 吴惠群
- 关键词:康复医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现代康复机构科学研究与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了解全国部分康复机构的科研现状,为提高现代康复机构科研能力推动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优化未来科研管理模式。方法:对全国康复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三级康复机构与非三级康复机构的科研差异。结果:国内现代康复机构,特别是非三级康复机构,整体科研基础薄弱;不同级别康复机构科研水平不均衡,三级康复机构科研课题数量及经费远高于非三级康复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康复机构与非三级康复机构不同级别课题数轮廓平行而且重合;三级康复机构与非三级康复机构的科研成果轮廓重合,两种级别康复机构的不同类型科研成果平均值相同。结论:发展专业特色,搭建学科人才梯队,完善机构科研创新体制与机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将有利于提高康复机构的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机构高质量发展。
- 刘平陈诗皓卢守四吴惠群密忠祥
- 关键词:康复机构
- 心肺适能对卒中风险与预后的因果关联: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索不同表型的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对卒中亚型风险与卒中预后之间的潜在因果关联。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选取与心肺适能-最大摄氧量(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maximal oxygen uptake,CRF-VO2max)与心肺适能-心率增长率(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slope,CRF-slope)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分别采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进行MR分析。同时采用MR-Egger检测水平多效性,MR-PRESSO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与多效性分析保证结果稳健性。结果 双样本MR分析表明CRF-VO2max(OR=0.360,95%CI=0.152~0.848,P=0.020)与卒中预后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与卒中亚型不存在因果关联。CRF-slope增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S)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71.877,95%CI=1.241~4162.483,P=0.039),与卒中预后及其他卒中亚型风险无潜在的因果影响。结论 CRF-VO2max与卒中预后的改善密切相关,是卒中预后的保护因素。CRF-slope与LAS存在反向因果关联。关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中心率增长率与最大摄氧量,对减轻卒中发生风险并改善卒中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 张泽延杜晓霞吴惠群
- 关键词:卒中因果关系
- 脑卒中康复功能性结局测量工具的ICF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脑卒中康复功能性结局测量工具之间测量内容的差异。方法对14种脑卒中康复功能性测量工具,识别和提取全部的健康概念与脑卒中ICF核心分类量表综合版进行类目匹配。结果通过ICF编码转换,更加清晰地显示各测量工具测量的类目内容和差异。结论基于ICF的内容比较使得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们可以选择最符合他们兴趣和要求的测量工具。
- 吴惠群恽晓平刘晶京
- 关键词:脑卒中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
- 长期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危险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医生督导下的长期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对象和方法将2004年8月~2007年12月首次接受PCI治疗的112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进行药物治疗和普通冠心病知识教育。此外,康复组还需完成4~6周的住院心脏康复和1年督导式家庭心脏康复。两组均在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除舒张压和体重指数改善不明显外,其他危险因素均显著改善(P<0.05~0.01)。康复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长期心脏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PCI术后危险因素,是PCI术后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心脏康复治疗模式,但该康复模式在体重控制和舒张压的处理上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 吴惠群李寿霖郭艳梅张淑燕
-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心脏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