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收治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82例患儿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非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8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统计并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结果8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共分离出4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9株(65.91%),革兰阳性菌14株(31.82%),真菌1株(2.2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呋辛耐药11株,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0株;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耐药11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10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0株。妊娠期糖尿病、非母乳喂养、早产、新生儿休克、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妊娠期糖尿病、非母乳喂养、早产、新生儿休克、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 金霞 孙勇生 陈蓉蓉 何思思 张小华关键词: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病原菌 耐药性 早产儿GMs质量评估与NBNA、头颅MRI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与头颅磁共振呈像(MRI)、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0例早产儿在足月前进行GMs质量评估,足月时行头颅MRI检查,足月后2周行NBNA评分。结果:GMs阳性为8例,阴性32例;NBNA评分<35分为12例,≥35分28例;头颅MRI阳性为11例,阴性为29例。统计结果显示,GMs质量评估与NBNA秩相关系数为0.491(P=0.001),头颅MRI与NBNA秩相关系数为0.452(P=0.002),GMs质量评估与头颅MRI秩相关系数为0.392(P=0.012)。结论:GMs质量评估与NBNA、头颅MRI在评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中具有相关性。 周金君 李双双 顾瓅 张小华 唐珍关键词:早产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行为神经测定 头颅 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本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早产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研究组A(65例)、研究组B(65例)。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科常规管理,研究组A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给予单纯母亲声音刺激,研究组B在常规管理、单纯母亲声音刺激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允管理。比较各组的喂养进程、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情况、喂养不耐受评分。结果:研究组A、研究组B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PMA)、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B均明显短于研究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研究组B的开始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B均明显高于研究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研究组B的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出院时体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B均明显低于研究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与对照组间的喂养不耐受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声音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改善经口喂养表现,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加快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 胡鹏 张小华 韩玉珠 张丽芹 卢建丽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 声音刺激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精细化管理方案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出生体质量1000~1499 g的早产儿166例,以实施VLBWI多学科团队协作的精细化管理方案的时间为节点,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实施早产儿常规管理,观察组(84例)在早产儿常规管理基础上将干预关口前移至产房,将复苏管理、安全转运、呼吸支持、神经发育保护、母乳喂养促进、出院准备6项维持生理系统稳定的措施组合成精细化管理方案,干预人员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产房、家庭化病房的医护人员及康复治疗师,多学科团队协作为VLBWI在院的各时期提供更为细致的生命支持与管理。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虽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下降趋势。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改善VLBWI早期生长发育状况,降低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重度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 史厚霞 张小华 刘华华 陆红英 陆梅娟 周慧 顾瓅关键词:精细化护理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早产儿 新生儿护理 伞状评价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母乳喂养影响儿童健康结局的系统研究或荟萃分析进行伞状评价,分析母乳喂养与多种儿童健康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筛选其中关于母乳喂养影响儿童健康结局的系统研究或荟萃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改良版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version 2,AMSTAR 2)评估研究质量,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结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21篇荟萃分析,通过AMSTAR-2方法学工具评价发现共有4份中质量,6份低质量和11份极低质量研究。共报告了24项与儿童健康相关的结局指标,母乳喂养与18项指标显著相关,其中营养状况、心理状况、齿龈健康、过敏、炎症、癌症风险、心肺健康等指标均呈显著改善的趋势,但是小于1个月的母乳喂养可能会导致儿童肥胖。结论母乳喂养可以显著改善大部分儿童健康指标,但是也要注意到短期母乳喂养导致儿童肥胖的风险。该伞状评价纳入的荟萃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有待提升,同时部分指标与母乳喂养之间潜在的剂量依赖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吴迎春 蔡鸾娈 杨张翼 张小华 王赟华关键词:母乳喂养 儿童健康 META分析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microRNA-21(miR-21)、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5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干预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治疗后7 d的TNF-α、IL-6、IL-8、CK-MB、NT-proBNP水平、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PaO_(2)、氧合指数、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达峰容积比(TPEF/TE)、达峰时间比(VPEF/V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 许冬梅 张小华 张娟 陈艳艳 季卫刚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MICRORNA-21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支持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0例NRDS早产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n=35)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支持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为(95.32±8.26)h,住院时间为(18.99±2.48)d,短于对照组的(125.33±12.35)h、(23.24±2.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为(57.99±8.22)mmHg,氧合指数为(329.53±28.32)mmHg,高于对照组的(51.36±7.26)mmHg、(280.33±29.68)mmHg;观察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3.21±4.38)mmHg,低于对照组的(50.33±5.24)mmHg,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为(9.65±0.87)ng/L,白细胞介素-6为(7.12±1.38)ng/L,低于对照组的(12.41±1.62)ng/L、(8.67±1.4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与对照组的8.57%(3/35)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PS可缩短NRDS早产儿呼吸支持及住院时间,促使血气指标改善,抑制炎症反应,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用药较为安全。 何思思 周美云 金霞 张小华关键词: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布地奈德 安全性 血清NSE、PCT及钙离子检测在热性惊厥与癫痫患儿疾病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在热性惊厥与癫痫患儿疾病评估中应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钙离子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0例癫痫患儿和20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同一时间段内从我院选取非感染和非神经源性疾病其他疾病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所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NSE、PCT及钙离子检测,比较不同惊厥程度血清NSE、PCT及钙离子水平。【结果】血清NSE水平在癫痫患儿和热性惊厥患儿病情发作24 h之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钙离子水平在癫痫患儿和热性惊厥患儿病情发作24 h之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在癫痫患儿和热性惊厥患儿病情发作24 h之内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严重惊厥患儿血清NSE水平高于较轻惊厥患儿,血清钙离子水平低于较轻惊厥患儿(P<0.05)。不同惊厥程度患儿的血清PCT无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热性惊厥还是癫痫均可能导致血清NSE水平升高,同时会导致血清钙离子水平降低;热性惊厥严重程度与血清NSE水平和血清钙离子水平存在紧密联系,而血清PCT水平和惊厥的发生不存在明显联系。 洪丽 陈蓉蓉 王晓康 张凡 周金君 陆艺 康爱建 张小华 李双双关键词:热性惊厥 癫痫 钙离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基于IMB 模型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出院计划方案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出院计划方案,并初步评价该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循证方法学及IMB理论模型的指导,初步拟定以信息支持、动机干预以及行为技能指导为框架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出院计划方案,采用专家论证法确定方案终稿。选取2023年1-12月期间收治于南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病房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及其照护者40对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15)接受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n=25)接受基于IMB模型的出院计划方案,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和3个月内早产儿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共筛选纳入12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和1篇系统评价。最终构建的方案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入院时、住院期间和围出院期3个阶段为时间线,包含了各阶段给予照护者的信息支持、动机干预和行为技能指导,专家论证权威系数为0.79。验证结果表明,观察组出院时、出院第一次门诊随访时早产儿母亲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月内观察组早产儿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出院计划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有效提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母亲的自我效能,降低患儿3个月内再入院率。 顾瓅 张小华 周慧 沈丽华 史厚霞 严金芳 吴琼 张艺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出院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