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血栓栓塞
  • 3篇血栓栓塞症
  • 3篇社区获得性
  • 3篇栓塞症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获得性
  • 3篇急性肺血栓
  • 3篇急性肺血栓栓...
  • 3篇急性肺血栓栓...
  • 3篇梗死
  • 3篇肺梗死
  • 3篇肺疾病
  • 3篇肺血
  • 3篇肺血栓
  • 3篇肺血栓栓塞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帅
  • 10篇张虹霞
  • 6篇林蕊艳
  • 4篇胥振扬
  • 4篇李晓辉
  • 3篇张新
  • 3篇王焕勇
  • 2篇王金祥
  • 2篇韩芳
  • 1篇张淑明
  • 1篇胥振阳
  • 1篇张予辉
  • 1篇何树楠
  • 1篇王爱丽

传媒

  • 6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梗死诊断延迟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合并肺梗死(PI)患者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PTE合并PI患者71例,根据是否延迟诊断将其分为诊断延迟组(34例)和非诊断延迟组(3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临床症状、卧床时间、PTE危险分层、Wells评分、基础疾病、4周内创伤史及手术史、症状出现到初诊时间、症状出现到PI确诊时间、症状出现到PTE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延迟诊断时间、住院死亡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PTE合并PI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PTE合并PI患者诊断延迟率为47.89%。诊断延迟患者初诊诊断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伴/不伴肺炎旁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下肢静脉血栓/水肿、头晕/晕厥及急性支气管炎。诊断延迟组呼吸困难、Wells评分2~6分患者比例及Wells评分总分均低于非诊断延迟组,Wells评分<2分患者比例、症状出现到PI确诊时间、症状出现到PTE确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诊断延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周内创伤史、心血管疾病史、呼吸困难、心悸、Wells评分均为急性PTE合并PI诊断延迟的保护因素,慢性肺部疾病史为其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PTE合并PI患者易诊断为肺炎伴/不伴肺炎旁积液;慢性肺部疾病史、Wells评分均为急性PTE合并PI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诊断延迟会增加住院时间,但不增加住院死亡风险。
张帅袁媛邢振川王焕勇张虹霞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血栓肺梗死
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实施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信念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second,FEV1)[(54.03±8.02)mL vs(48.82±8.15)mL]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ercentage of estimated value,FEV1%_(pred))[(64.58±9.10)vs(60.22±8.20)]均增加,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_(2)max)[(5.80±1.00)mL/min vs(5.22±1.10)mL/min]、相对VO_(2)max(VO_(2)max/kg)[(5.22±0.95)mL·min^(-1)·kg^(-1)vs(4.50±0.85)mL·min^(-1)·kg^(-1)]、峰值氧脉搏(VO_(2)/peak heart rate,VO_(2)/HR_(peak))[(14.78±2.20)mL vs(12.42±2.00)mL]、最大心率(Peak heart rate,HR_(peak))[(161.02±14.02)min vs(152.03±13.82)min]均增加,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量表(Ariways questionnaire 20-rised,AQ20-R)呼吸道症状、生活能力及病情对生活影响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COPD患者中实施有氧运动结合健康信念干预可改善患者心肺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林蕊艳张帅张新张虹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氧运动心肺功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83例患者行气管镜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83例患者经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或病原学共11例(13.25%)。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肿瘤性病变共44例(53.01%),非肿瘤性病变19例(22.89%),病理描述18例(21.69%),无意义描述2例(2.41%)。结论对于肺部周围性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一项简单、微创、并发症低一项检查可大大提高诊断率,并可发现少见性疾病。
张帅王维刚
关键词:肺部周围性病变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
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LIP)及肺炎严重指数(PSI)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CRP在CAP严重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CAP患者106例,按PSI评分、是否重症CAP、是否≥65岁患者分别分组,测定血清CRP。结果CRP与P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3P=0.000);CAP老年组CRP与PSI评分无相关性,非老年组CRP[(81.70±75.63)mg/L]与PSI评分[(78.30±42.63)分]呈显著正相关(r=0.489,P〈0.001);CAP重症组PSI评分[(89.24±36.44)分]及CRP[(106.93±74.76)mg/L]与非重症组PSI评分[(53.59±35.41)分]及CRP[(31.34±33.68)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89、-5.934,P均〈0.001)。结论CRP及PSI可作为是否重症CAP分级,且CRP可作为PSI评分系统的一个补充,尤其在非老年患者的预后评估中。
张帅张虹霞李晓辉胥振扬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C反应蛋白
CRP及PSI评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PSI评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住院CAP患者80例,行PSI评分并进行危险度分级,及重症CAP分组,测定血CRP、白细胞(WBC)。结果 CRP与P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重症CAP组PSI、CRP、白细胞均高于非重症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SI评分不同分级之间:高度组与中度及低度组相比较,CRP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总数无统计学意义;CRP敏感性高于白细胞。结论 CRP在肺炎诊断中存在重要价值,且可作为重症与非重症肺炎分级的重要指标,及PSI评分系统的一个补充;中、高度PSI评分可作为重症CAP参考指标。
张帅韩芳林蕊艳李晓辉胥振扬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C-反应蛋白
氮末端脑钠肽前体在不同降钙素原水平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不同降钙素原(PCT)水平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CAP患者287例。根据PCT水平,将其分为A(PCT<0.10μg/L,n=110)、B(0.10μg/L≤PCT≤0.25μg/L,n=99)、C(0.25μg/L0.50μg/L,n=47)4组。比较并分析4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NT-pro BNP与炎性标志物、全血肌钙蛋白I(TNI)及肺炎严重度指数(PSI)的相关性。结果(1)4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及合并症中的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房纤颤及脑血管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PCT、NT-pro BNP、氢离子浓度指数(p H)、氧分压(PO2)、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P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TNI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NT-pro BNP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NT-pro BNP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NT-pro BNP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T-pro BNP与TNI(rs=0.21,P<0.05)、PCT(rs=0.30,P<0.05)、WBC(rs=0.15,P<0.05)、NEUT(rs=0.25,P<0.05)、ESR(rs=0.23,P<0.05)、CRP(rs=0.40,P<0.05)及PSI(rs=0.54,P<0.05)均呈正相关。以PCT>0.25μg/L为截点,进一步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患者中NT-pro BNP与PCT呈正相关(rs=0.40,P=0.00)。结论细菌感染加重可以导致患者NT-pro BNP水平增高,可能是由细菌内毒素通过炎性递质介导,推测NT-pro BNP可以作为反映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张帅张虹霞林蕊艳韩芳张淑明胥振阳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感染降钙素
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效果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探究N-端脑钠肽前体(N-telomer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联合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呼吸衰竭(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1例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撤机情况情况分撤机成功和撤机失败组。所有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均检测NT-proBNP水平,进行RSBI评估。比较两组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NT-proBNP及RSBI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伴RF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因素,根据ROC曲线分析NT-proBNP水平联合RSBI对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81例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中24例患者撤机失败,57例患者撤机成功,撤机失败率为29.6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OPD病程、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冠心病)、吸烟史、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氧分压及氧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NT-proBNP及RSBI水平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RSBI是AECOPD伴RF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评估AECOPD伴RF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AUC值为0.784,95%CI为0.679~0.868,RSBI的AUC值为0.773,95%CI为0.667~0.859,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18,95%CI为0.835~0.967。结论NT-proBNP水平和RSBI用于预测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者联合对于AECOPD伴RF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更高。
张帅张虹霞林蕊艳
关键词:浅快呼吸指数呼吸衰竭撤机失败
肺梗死的CT影像诊断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梗死患者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梗死患者的CT影像表现,总结肺梗死的数量、位置、形态、有无胸腔积液等。结果最终纳入急性肺血栓栓塞症386例,其中肺梗死64例,梗死发生率为16.58%。64例肺梗死患者累及双肺上叶血栓数为224(24.62%)个;左舌叶和右肺中叶血栓数为177(19.45%)个;双肺下叶血栓数为483(53.08%)个。共有107个肺梗死灶,41(64.06%)例患者有单个梗死灶,12(18.75%)例患者有两个梗死灶,11(17.19%)例患者有三个或更多梗死灶。4(3.74%)个梗死灶位于左肺上叶固有段,13(12.15%)个位于左肺上叶舌段,左肺下叶有28(26.17%)个;右肺上叶13(12.15%)个,右肺中叶12(11.21%)个,右肺下叶37(34.58%)个。右下叶栓塞发生肺梗死的风险较高(P<0.001)。74(69.16%)个表现为楔形实变影,27(25.23%)个为反晕征,血管征1(0.93%)个,空洞1(0.93%)个,47(43.93%)个出现胸腔积液。不同性别患者的梗死影像特征无明显差异。结论胸部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胸膜下楔形实变影,内部可见磨玻璃影,可伴有胸腔积液,应考虑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合并发肺梗死可能。这些征象有助于早期识别肺栓塞,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袁媛王焕勇王爱丽彭丹王金祥张帅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肺梗死血栓
FeNO与Eos对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反应性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预后影响,并对糖皮质激素给药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79例AECOPD患者,根据入院时测定的FeNO、Eos水平,将患者分为高FeNO组(n=103)与低FeNO组(n=176),Eos组(n=95)和非Eos组(n=184)。比较每组患者激素反应性。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36例)与生存组(243例),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AECOPD患者的死亡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其预后效能检测。结果高FeNO组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总量低于低FeNO组(P<0.05),激素疗程、住院时间短于低FeNO组(P<0.05);Eos组肺部及全身激素的使用率、激素总量低于非Eos组(P<0.05),且激素疗程、住院时间短于非Eos组(P<0.05);死亡组吸烟患者占比、加重频次、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NE绝对值)均高于生存组,高FeNO、Eos%≥2%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加重频次、高hs-CRP水平、高FeNO、Eos%≥2%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高FeNO、Eos%≥2%及二者联合预测AECOP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AUC(95%CI)分别为0.738(0.682~0.789)、0.766(0.712~0.815)、0.876(0.831~0.912),二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高FeNO、Eos水平与AECOP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对AECOPD患者的病情判断,可更好的指导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张帅张新邢振川张虹霞林蕊艳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预后
支气管舒张试验对AECOPD小气道功能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小气道功能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38例AECOPD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FEF 50%、FEF 75%、MMEF 75/25%行配对t检验。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在AECOPD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小气道功能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FEV1、FEF 50%存在显著差异,但FEF 75%、MMEF 75/25%无差异。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可改善AE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但在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小气道功能指标FEF 75%、MMEF 75/25%无改善。
张帅张虹霞李晓辉胥振扬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小气道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