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翔

作品数:6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页岩
  • 2篇四川盆地
  • 2篇储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应力
  • 1篇东部凹陷
  • 1篇须家河组
  • 1篇盐岩
  • 1篇岩石力学
  • 1篇页岩气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气
  • 1篇沙河街组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酸盐岩储层
  • 1篇盆地东部
  • 1篇五峰组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6篇徐翔
  • 4篇曾联波
  • 2篇吕文雅
  • 2篇舒志国
  • 1篇谢庆宾
  • 1篇包汉勇
  • 1篇魏荷花
  • 1篇彭勇民
  • 1篇李军
  • 1篇苗凤彬
  • 1篇季敏
  • 1篇孙建芳
  • 1篇刘晓晶
  • 1篇罗兵
  • 1篇宋一帆
  • 1篇曾琪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常规油气储层脆性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21年
脆性对深层岩体工程和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脆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入手,总结分析了脆性评价和预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岩石的岩性组分、层理和损伤等结构特征、孔隙流体及其赋存状态、围压、温度、岩体测量尺度以及受力过程等都会对脆性有影响。高脆性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脆性矿物含量高、杨氏模量大、破裂前总应变小、应力—应变曲线峰前阶段耗散能以及峰后阶段断裂能小、低延性、内摩擦角大、破裂后易形成复杂缝网系统的特征。非常规油气储层脆性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地层的可压性和形成复杂缝网系统的能力。按照评价资料类型,脆性评价主要有力学试验评价和基于测钻井资料评价两种方法,脆性预测主要通过叠前地震反演。脆性各向异性及主控因素研究有利于不同类型非常规储层评价预测方法的优选和改进。不同资料脆性研究思路和方法不同,适用性也有差异,多资料多方法相互融合、相互验证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等算法可以有机融合多元数据,充分挖掘有效信息,具有更加高效精确的优势,在非线性多因素控制的脆性研究中,发展潜力较大。
曹东升曾联波吕文雅徐翔徐翔
页岩横向各向同性地应力预测模型中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被引量:13
2019年
水力压裂是页岩气开采的重要方式,地应力分布是页岩水力压裂的地质依据。基于横向各向同性模型进行测井地应力计算时需要首先确定C_(11)、C_(33)、C_(44)、C_(66)和C_(13)五个弹性参数,其中C_(11)和C_(13)利用测井资料无法直接获得,需要通过预测模型进行估算。利用四川盆地东南部龙马溪组页岩实测超声波资料,建立了五种弹性参数的预测模型,根据模型中是否应用斯通利波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斯通利波资料的ANNIE、MANNIE1和MANNIE2模型;另一类为缺少斯通利波资料的MANNIE3和V-reg模型。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第一类模型中MANNIE1模型确定的弹性参数与实测值偏差小,效果最好;第二类模型中V-reg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MANNIE3模型。两类模型相比,缺少斯通利波模型的预测效果稍差,但可以同时预测C_(11)、C_(66)和C_(1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利用V-reg模型确定的弹性参数在焦石坝地区测井地应力计算中进行应用,计算的地应力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10%,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实际地层情况。
田鹤曾联波舒志国包汉勇徐翔徐翔王小垚
关键词:页岩地应力各向异性模型
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8年
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的分布规律是缝洞型油藏开发的基础。系统总结了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特征、主控因素、发育模式和表征方法,并讨论了缝洞储集体的发展趋势。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在纵向上的分布存在表层、渗流与径流3个岩溶带,主要受沉积环境、流体性质、构造条件与岩溶地貌等地质因素的控制,但在不同地质背景下主控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结合缝洞储集体的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缝洞储集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岩溶模式、演化阶段、缝洞储集体系统。现阶段缝洞储集体主要分为裂缝、溶洞、裂缝—溶洞、裂缝—断层、断层—溶洞和裂缝—断层—溶洞6种缝洞组合模式。考虑到缝洞储集体的不同表征技术,主要从缝洞储集体的描述、识别与预测3个层次进行表征。阐明断裂体系对缝洞储集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建立不同构造样式的缝洞储集体发育模式,是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的叠前与叠后多属性联合分析,是定量预测缝洞储集体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
王小垚曾联波魏荷花孙建芳史今雄徐翔曹东升陆诗磊
关键词:发育特征发育模式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海相页岩天然裂缝特征及对页岩气的影响被引量:48
2020年
不同类型裂缝对页岩气富集和保存的影响不同,因而在页岩气储层天然裂缝研究时,需要进行分类评价和预测。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FMI成像测井资料,对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天然裂缝的成因类型、发育特征、主控因素及不同类型天然裂缝对页岩气富集与保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天然裂缝在地质成因上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及异常高压裂缝3种类型,其中构造裂缝包括层内张开裂缝、穿层剪切裂缝及顺层剪切裂缝;成岩裂缝包括页理缝和收缩裂缝。研究区以构造裂缝和页理缝为主,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受构造、岩石力学层厚度及脆性矿物含量等因素的控制;页理缝主要受页理发育程度、脆性矿物含量、异常流体压力、有机质含量及其热演化程度的控制。不同成因类型的天然裂缝对页岩气影响明显不同,其中层内张开裂缝和页理缝在页岩层内发育,裂缝规模小,为页岩气富集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穿层剪切裂缝和顺层剪切裂缝发育规模大,主要影响页岩气的保存条件;收缩裂缝和异常高压裂缝的发育程度低,有效性差,对页岩气的影响较小。
田鹤曾联波徐翔徐翔舒志国彭勇民罗兵
关键词:岩石力学页岩气五峰组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剑阁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砾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对天然气产能的影响被引量:29
2020年
天然裂缝是致密砾岩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影响致密天然气的成藏、富集及单井产能。利用地表相似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生产资料,在研究四川盆地剑阁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砾岩储层天然裂缝类型和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并阐明了天然裂缝对天然气产能的影响。四川盆地剑阁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砾岩储层发育穿砾缝、砾内缝和砾缘缝,从地质成因上,穿砾缝为构造裂缝,砾内缝包括构造、构造-成岩和母岩裂缝,砾缘缝为构造-成岩裂缝。其中穿砾缝的面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最大,其次为砾内缝,砾缘缝相对较小,穿砾缝对致密砾岩储层贡献更大,更有利于天然气富集高产。裂缝发育程度与产气量呈正相关,裂缝密度越大,产气量越高。在近东西(EW)向至NWW-SEE向现今地应力作用下,不同方向裂缝对天然气产能的贡献存在差异,其中近EW向裂缝地下开度相对较大,连通性好,对天然气产能贡献最大;其次为近NS和NW-SE向裂缝,NE-SW向裂缝对天然气产能的贡献较小。
吕文雅苗凤彬张本键曾琪徐翔季敏
关键词:产能须家河组四川盆地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结果,研究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东部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中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SB1、SB2和SB3),划分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识别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浊积扇相和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划分和层序格架沉积砂体的特征研究,结合岩心相、测井相及地震相分析,绘制东部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根据东部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相空间展布及演化规律,结合沉积相分布控制因素分析,提出东部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相模式,盆地陡坡带短距离搬运的沉积物质在陆上堆积形成冲积扇,进入水体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体等;缓坡带沉积物搬运距离相对较远,多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等远源沉积体系.
刘晓晶谢庆宾徐翔李军王旅丽宋一帆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相沙河街组古近系东部凹陷辽河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