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静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入渗
  • 5篇水分平衡
  • 5篇土壤
  • 4篇雨量
  • 4篇沙丘
  • 3篇雨量计
  • 3篇沙地
  • 3篇坡面
  • 3篇坡面土壤
  • 3篇科尔沁沙地
  • 3篇固沙
  • 2篇雨强
  • 2篇入渗特征
  • 2篇深层渗漏
  • 2篇深层土壤
  • 2篇环境土壤
  • 2篇层土
  • 1篇运移
  • 1篇樟子松
  • 1篇樟子松林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阿拉木萨
  • 8篇曹静
  • 3篇杨婷婷
  • 1篇刘亚

传媒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坡面降雨深层入渗特征的模拟观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坡面降雨深层入渗特征的模拟观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可以设置不同坡度和土壤质地的坡面土体观测单元、可以收集特定深度坡面的土壤水深层渗漏的深层土壤集水单元、可以模拟不同降雨量和雨强的降雨模拟单元。方法为:建立...
阿拉木萨曹静
文献传递
一种定量测定沙丘向丘间地水分供给量的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量测定沙丘向丘间地水分供给量的观测装置。包括:由汇水筒、漏斗以及自计式雨量计组成的土壤深层水分入渗观测装置;由弧形阻水板、汇水筒、漏斗以及自计式雨量计组成的土壤深层及侧面水分入渗观测装置。埋于沙丘坡面...
阿拉木萨曹静杨婷婷
文献传递
一种定量测定沙丘向丘间地水分供给量的观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沙丘对周边丘间地的水分供给数量的观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由汇水筒、漏斗以及自计式雨量计组成的土壤深层水分入渗观测装置;由弧形阻水板、汇水筒、漏斗以及自计式雨量计组成的土壤深层及侧面水分入渗观测装置。方...
阿拉木萨曹静杨婷婷
文献传递
科尔沁沙地沙丘水分深层渗漏量和侧向运移量被引量:9
2019年
沙丘水分的深层渗漏和侧向运移与深层土壤水、地下水及相邻丘间低地的水分状况密切关联。以科尔沁沙地典型流动沙丘迎风坡坡底\,迎风坡坡中、坡顶、背风坡坡中和背风坡坡底监测点为例,采用自制的水分渗漏量及侧向运移量的监测装置,测定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各坡位入渗到0~100 cm土层雨水沿坡面的侧向运移量及入渗到100 cm以下的深层渗漏量。结果表明:生长季(5-10月)流动沙丘坡顶、迎风坡坡中、背风坡坡中、背风坡坡底处累积深层渗漏量分别为44.46、78.65、61.84、147.6 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17.03%、30.12%、23.68%、56.53%;迎风坡坡中、背风坡坡中、背风坡坡底处的累积侧向运移量分别为32.35、96.47、82.59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12.39%、36.95%、31.63%。迎风坡坡中(P<0.01)和坡顶(P<0.05)的月深层渗漏量与月降雨量均显著正相关;背风坡坡中(P<0.01)和背风坡坡底(P<0.05)的月侧向运移量与降雨量均显著正相关。
曹静阿拉木萨阿拉木萨
关键词:流动沙丘降雨量
科尔沁沙地西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以科尔沁沙地西部为研究区域,利用其1981—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Sen坡度估计法,对蒸发皿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6 a,蒸发皿蒸发量和风速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01),总云量与低云量则显著增加(P〈0.001)。不同季节蒸发皿蒸发量及风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而低云量呈显著增加趋势(P〈0.001),蒸发皿蒸发量春季、夏季的下降速率较秋季、冬季大。风速下降及云量的增加是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曹静阿拉木萨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科尔沁沙地
一种定量测定沙丘向丘间地水分供给量的观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沙丘对周边丘间地的水分供给数量的观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由汇水筒、漏斗以及自计式雨量计组成的土壤深层水分入渗观测装置;由弧形阻水板、汇水筒、漏斗以及自计式雨量计组成的土壤深层及侧面水分入渗观测装置。方...
阿拉木萨曹静杨婷婷
文献传递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被引量:16
2016年
以中国科学院乌兰敖都荒漠化实验站35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的观测,研究樟子松林对降雨再分配作用,分析各部分产生的阈值,确定降雨有效补给量。结果表明:2015年5—9月共观测到降雨事件31次,呈现小数量、低强度的特征,樟子松林地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69.28%、1.26%和29.45%。林地有效补给量为117.67 mm,占降雨量的70.54%。穿透雨随降雨量增加而线性增加,发生阈值为0.85 mm降雨量;树干径流与降雨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当降雨量达到2.44 mm时,产生树干径流;林冠截留随降雨量呈现幂函数关系,截留率随降雨量呈指数减少趋势。降雨再分配比例受降雨等级影响,当降雨等级为15~20 mm时,林内有效降雨比例最高(90.35%)。明确樟子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和比例变化对理解降雨补给作用和林地衰退的水分机制具有重意义。
刘亚阿拉木萨曹静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水分阈值
一种坡面降雨深层入渗特征的模拟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面降雨深层入渗特征的模拟观测装置。包括:可以设置不同坡度和土壤质地的坡面土体观测单元、可以收集特定深度坡面的土壤水深层渗漏的深层土壤集水单元、可以模拟不同降雨量和雨强的降雨模拟单元。建立坡面土体观测单...
阿拉木萨曹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