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免疫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鳞
  • 2篇口腔鳞状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多次皮下注射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输注
  • 1篇预后价值
  • 1篇治疗2型糖尿...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朱慧
  • 2篇陆颖理
  • 2篇郭郁郁
  • 2篇翟华玲
  • 2篇施超
  • 1篇林东平
  • 1篇龚静
  • 1篇陆欢平

传媒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DKN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活因子3(CDKN3)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探索CDKN3在OSCC发生发展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获取OSCC相关RNAseq数据,通过R语言和统计学方法整合分析CDKN3的表达水平、预后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通过基因富集分析CDKN3在OSCC中的生物学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CDKN3在OSC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55。CDKN3高表达的OSCC患者预后差(P=0.024),CDKN3的表达与病理分期(P<0.05)和组织学分级(P<0.001)存在相关性。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CDKN3的高、低表达组间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DKN3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结论CDKN3可能是OSCC潜在的致癌风险因子,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有关,可能是OSCC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朱慧陆欢平李天佑陈婧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缬沙坦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有微量蛋白尿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缬沙坦对照组(A组)和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口服;B组给予肾炎康复片(薄膜衣片)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和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12w。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第4、8和12 w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肌酐50%倍增率。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Scr、CR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FBG、PBG、HbAlc、Alb、BUN、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变化无差异(P>0.05);B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组有较低Scr、CRP值(P<0.05),而余生化指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B组第8、12 w时尿蛋白排泄率下降幅度低于A组(P<0.05),B组治疗中12 w的肌酐50%倍增率低于A组(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是有效安全的。
郭郁郁朱慧翟华玲施超陆颖理
关键词: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缬沙坦胶囊肾炎康复片
APO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APO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APOD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分别下载OSCC相关表达谱数据,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和T检验分析非配对样本和配对样本中APOD的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PO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分析APOD表达与OSCC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R分析APOD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以及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并通过基因富集分析探讨APOD在OSCC中潜在的生物学作用。结果:APOD在OSCC肿瘤组织中低表达(P<0.001),受试者工作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7。APOD表达与临床分期(P=0.038)和T分期(P=0.018)负相关,与组织学分级(P=0.005)和有无淋巴血管侵犯(P=0.015)正相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表达APOD与OSCC患者预后差相关。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大部分免疫细胞浸润丰度与APOD的表达正相关。APOD的表达与PD1、CTLA4、LAG3、TIGIT、CD48和TIM3均正相关。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提示APOD表达与免疫反应、FCERI介导的NF-κB激活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APOD有望成为OSCC患者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同时,本研究为OSCC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朱慧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2011年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88例)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II)组(8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MSII组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SII治疗新诊断的T2DM患者,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糖尿病强化治疗方法。
郭郁郁龚静陆颖理朱慧翟华玲施超林东平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多次皮下注射2型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